第186章 考察-第2/3页



  “孟书记在这件事情上,倒是做的不错,她如今,还在每家每户的上门做工作呢!”

  “大多数人都在外面打工,村里还剩下这么多的树苗,这件事情也不好处理啊!”

  元晟对这个最是清除,他家里还有不少树呢,虽然都是大树,可也得早点解决掉:

  “如今市场不怎么景气,这大树的价格也上不去,不过,我打算把家里的那些树,全部处理掉,这事儿我得带头啊!”

  “小叔,村里的人,可都在看着你们家呢,你带头最好了,我也得跟着你一起啊!”

  王卫军叹了口气,之前还想慢慢来处理的,再等个三五年,他们家里的那些大树也能卖个差不多。

  可如今风向变了,他也没什么好的办法,村里的工作,哪里是那么好做的。

  如今有元晟带头,倒是对他跟孟莹来说是个好事:

  “小叔,你联系人的时候,到时候跟我说一声,我们家里的那些树一块都卖了!”

  “今后不能再种树了,这种粮食又不挣钱,最关键的,是咱们村里现在没有多少人啊!”

  元晟也是跟着叹了口气,实在是农村的经济发展困难重重,乡村振兴哪里有那么容易。

  “小叔,种粮食有补贴,这总比现在这些小树苗没人买强点,最起码手里能落下点钱!”

  王卫军倒是想把村里搞起来,可这种事情,哪里有那么简单:

  “今年的粮食,比去年贵点,这也是个好消息,等明年咱们村的地都种上粮食,大家手里,就能挣的更多一些!”

  “看现在这个形势啊,粮食肯定不会掉钱的,毕竟成本在那里,明年咱们村的粮食产量,肯定会比今年要大的多!”

  元晟也是点点头,孟莹一直都在村里到处游说,村里人,今年就改种了不少粮食。

  等明年树苗都处理掉,所有的耕地都给利用起来,粮食的产量,肯定会大幅度增加的。

  其实元晟也有自己的打算,到时候他也可以收购粮食。

  等村里的粮食收下来,大不了他比市场价稍微高点,把村里的粮食都给收过来。

  高昌那边,气候干燥,粮食完全可以长期储存。

  这么多的粮食,可以让元晟在河湾地做很多的事情。

  在村委会坐了一会儿,元晟这才离开,他回了一趟北院,等到送大水缸的人来到之后,元晟跟着一起卸车。

  高昌那边,实在是太贫瘠,就连大水缸都是好东西,反正元晟有事没事的,都要往那边带大水缸。

  其实整个河湾地的发展,都是靠着现代社会的物资,给硬生生堆出来的。

  大水缸跟大铁锅,这在西域地区可是财富的象征,这些玩意比羊都要值钱。

  高昌城那边,还有伊州那边,手工业都比较发达,冶金行业也是非常的有名。

  可整个高昌东部,甚至包括沙州的西部,甚至还有大草原西部,那真的是一片蛮荒之地。

  没有现代社会的物资支持,元晟根本就没有办法来发展河湾地。

  就连建房子,都需要元晟从现代社会里,往高昌那边输送木料,在大漠之中,连好的木料都没有!

  可什么都是相互的,高昌那边的马匹,羊,玉石,药材,这又都是元晟所需要的。

  玉石跟药材,在现代社会里,那都是成堆成堆的RMB。

  至于说什么古董,元晟又不是没有尝试过,时空穿梭根本就不会做旧。

  再说了,古董哪里有玉石安全又保险,而且还方便出手。

  切了一个西瓜,元晟自己坐在客厅里吃起了西瓜。

  西瓜是从高昌那边带回来的,那边的瓜果,经过时空穿梭,口感真是没的说。

  元晟还在村里吃西瓜呢,可马场那里,却是来了四辆车,从上面下来了十二个人。

  一个六十来岁的老人,剩下的都是年轻人,而且,还有几个年轻人看起来像是学生。

  “翟老师,就是这里了,真没想到,竟然还有这么一个地方!”

  一个年轻人跟在老人身边,对着眼前的马场感叹。

  其他的那些年轻人,都在从车上往下收拾东西。

  老人精神很好,只是看着眼前的马场有些不确定的问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