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二章 能掐会算-第3/4页



  他亲笔手书的起兵檄文!

  片刻前才得以入城,李承志是从哪里得来的?

  源奂好不惶急,哪还有半丝镇定。他甚至萌生出一丝冲动,将这份檄文撕成碎片,吞下肚去。

  手都已攥紧了两边的木轴,正待用力。忽觉脸上一凉,源奂猝然惊醒。

  是啊,就算毁了这份罪证又能如何?

  都已想到李承志少年骤贵,年轻气盛,必不会如元澄之流一般和光同尘,霁月清风。更不会如元怿一般好哄、好糊弄,自己又何必激怒于他?

  “此……此乃陆延斧钺加身所逼……本官……本官实是迫不得已……且自始至终,本官都欲拨乱反正,直到方才才觅得良机:若非本官挺身相救,清河王殿下已然不幸……”

  明知被源奂钻了空子,元怿还不得不替他辩解。

  源奂还有用,至少现在还有用……

  “源都督并无虚言,确实如此……”

  呵呵……

  李承志失笑般的摇了摇头。

  他早已过了眼晴里不揉半点沙子的阶段,何况此时也并非较真的时候。

  秋后算账也不迟。

  他冷眼盯着源奂:“源都督想死,还是想活?”

  这句话好不耳熟,让源奂感到何等的羞辱?

  他很想问一句:你敢杀我?

  还真就敢杀!

  与元继相比,源奂何止差了一个层次?

  而那时的李承志,也才只是从五品……

  元怿横移了两步,拦在源奂面前,就如片刻之前源奂救他一般:“想活!”

  李承志却只当没听见,依旧紧逼源奂。直到源奂点头,咬牙应道“想活”,他才做罢。

  “元鸷,与源都督收拢镇军,将陆延之罪行昭彰于众。另遣派虎骑,予镇衙令使传令各戍:

  柔然大军已至金壕关外,说不定今日就会入关侵扰。令各戍、各县严加戒备,但有发现,即刻燃烟传讯……”

  元怿被骇的毛骨悚然:“真有柔然大军?”

  “你以为呢?不然陆延哪来的胆子悍然起事?”

  李承志应了一句,又交待着元熙等将替换换镇军守城、安营、造饭等事宜。又令李亮传讯皇甫让、李丰即刻整装,编入中兵曹。

  几息后,众将领命而去,婢女也被遣退,堂中就只余李承志与元怿。

  元怿欲言又止,怅然叹道:“源氏虽非八姓,但仍属膏粱门第。

  且上进的族人、子弟众多,于朝野、军中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你又何必羞辱于他?”

  “你道他为何敢左右逢源,猝反猝复如吃饭喝水一般?便是料定汝等、朝廷暂不敢将他如何。若不让他明白我真的敢杀他,难保我率兵入关后,他不会再起反复……”

  李承志冷声笑道,“多方押注,乃世族一惯的伎俩。我未将他斩杀当场,已算是网开一面了,曲曲羞辱算得了什么?”

  元怿有意再劝,却找不到合适的说辞。

  也确如李承志之言,非常之时行百常之事,必要时候就得杀鸡儆猴。

  他怅然一叹:“陆延呢?”

  “大军入城前就逃了!不过我已令元谳率轻骑追击,即便追不上,也会逼其南逃……而两日前,我已令高猛予朔方阻截。除非陆廷能生出翅膀,不然再劫难逃?”

  “你两日前就入了城?”

  元怿好不惊奇,“你二十余日前才从洛阳出兵,竟予当时就料定沃野必有变故?”

  “何止是二十多日前?”

  李承志冷声耻笑道,“两月之前,先帝驾崩次日,我予你,予朝堂诸公是如何说的?但尔等皆以为我危言耸听,如今呢?”

  元怿被噎的说不出话来,就如看神仙一样的看着李承志。

  此时想来,李承志就如能掐会算一般?

  也莫说他元怿了,怕是朝中百官就没一个能想通,李承志为何敢如此笃定?

  不然何至于大军刚出洛阳,他就会毅然决然的亲率铁骑急赴六镇,还来的如此之及时?

  若再迟上一两日,但等柔然大军入关,什么都晚了……

  元怿又是惊疑又是佩服,正欲相询,门外传来了一声“报”。抬眼一看,似是李承志的家臣之首李大。

  “郎君,突有大军自东而来,约有两三千之数,已至城东十里……”

  “是何旗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