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东林旧人



  走海路就是快,但人却更辛苦。

  钱龙锡率礼部官员和北直隶德高望重的乡贤,以及大理寺卿孙杰和刑部尚书虞景辰,一行人从天津卫坐海船抵达登州港。

  其他人还在忙于核实证据。

  韩爌、钱谦益、孔贞运及曹于汴,还有刘元斌和沈有容,一起在码头迎接。

  看到众人蔫不拉几的,韩爌几人很想笑,他们当初也是如此过来的。

  “稚文,辛苦了。”看到钱龙锡,韩爌便打招呼。

  何止是辛苦,可能叹苦吗?

  钱龙锡心里吐把槽,拱手回道:“大家皆为皇命,岂有辛苦之说?”

  “哈哈哈……”

  钱龙锡刚回朝,对乾圣脾性不了解,韩爌、钱谦益他们却摸透了,没什么顾忌地大笑起来。

  在公审结束之前,刘元斌都不敢大意,即便已拿下登州知府,他也没把大本营移往府衙,仍将要犯关押在登州水师大营。

  收集的证据皆是如此。

  而粮仓则是重兵把守,不给或许并不存在的宵小之辈钻空子。

  见这些文官装逼,他故意指着远处船只,揶揄道:“诸位大人,要是不辛苦的话,可先上船看看截下来的米粮。”

  这个死阉货,真不当人子!

  下了船,连两脚都站立不稳,你眼瞎,看不到吗?

  钱龙锡等心里皆破口大骂。

  要不是乾圣当朝,他们定要怼死这阉货。

  “刘公公,不急,不急。”韩爌开口解围,“以本官之见,还是先歇息一番,再到中军大帐审阅证据,到时再一一核实。”

  钱谦益附和道:“快马来报,曹思诚他们不日将至,实物证据到时一起审验好了。”

  “行,那就这样吧。”刘元斌就坡下驴。

  有人伺候洗漱、用餐,大家心里还好受些,毕竟此次前来基本是孤身一人,连个伺候起居的人都没有。

  即便如此,钱龙锡、孙杰和虞景辰三人,用过餐就来到中军大帐,他们对曲阜孔府通奴一案,除了圣旨外,可谓一无所知。

  曲阜孔府通奴,已超出他们认知。

  你说孔府巧取豪夺、草菅人命,他们还信,毕竟这是世家大族的通病。

  可说孔府通奴,他们震惊之余,内心多多少少有些疑惑,下意识就想到厂卫的陷害。

  刘元斌和沈有容不在,中军大帐内连书吏都被支开,只有韩爌、钱谦益和曹于汴三人。

  大帐中央摆着一张长方桌,上面摆放着整理好的资料。

  钱龙锡皱着眉头扫一眼,便问道:“虞臣、受之,自梁,曲阜孔府通奴可是事实?”

  见另外两人点头,韩爌便回道:“稚文,我等可是在海上辛苦追赶了两天两夜,方将六十七艘粮船截下,除了查获五万石米粮外,还抓获四个建奴人。”

  “真的?”钱龙锡还下意识问。

  孙杰和虞景辰却没他那样失态,看他如同看东林旧人。

  钱龙锡随即醒悟过来,拍拍自己额头,自嘲道:“瞧我这脑袋,还是以前那一套。”

  “稚文,陛下讲究的是证据,连厂卫都不例外。”

  韩爌嘴上解释一句,心里却道这才是最可怕的,要抓天下士绅权贵的罪证,还不手到擒来吗?

  “陛下圣明。”

  用一句称颂解自己尴尬,钱龙锡随后指着长桌上资料,问:“虞臣,这些都是曲阜孔府通奴的证据吗?”

  “对。”韩爌点头道,“除了收集到的账薄、信件等,还有一些重要人犯的初步审理结果。”

  “抓到哪些重要人犯?”

  “有孔府管事孔尚高、登州知府、登州水师参将和大汉奸范文程从弟范文言。曲阜孔府的人犯,袁大人会捉来。”

  钱龙锡闻言,下意识就倒吸口冷气,登州抓到的重要人犯他没在意,在意的是曲阜孔府的人犯,这次倒没异样表示。

  “想来衍圣公孔胤植,也在抓捕之列吧。”

  韩爌叹息一声道:“稚文,百万石米粮交易,又是卖给建奴,没他衍圣公许可,谁敢?”

  “唉,真没想到,身为孔圣后裔,衍圣公竟做出如此不堪之事。”钱龙锡跟着叹息。

  “稚文,先看看证据,心里好有个数。”韩爌指着长桌上资料说,“等人员全到齐,大家先核实实物,预审人犯,然后再安排公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