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走私粮食



  山东,济南,永安客栈。

  进入济南城的临时行辕,袁可立刚要休息,一声急报传来。

  京城八百里加急!

  来自乾清宫的情况通报。

  苏松常缙绅外援来自海盗和倭寇,昨日情况通报中即有,今日通报中说要招安东海海盗顾三麻子,作为打入敌人内部的一颗棋子。

  袁可立看了,眼睛不由一亮。

  之前,他甚为顾忌苏松常缙绅,一个能让东林党为之卖命的超级势力,即便东林党式微,但对他们的削弱也微乎其微。

  要是他们成功起事,将会动摇大明根本,打乱乾圣的移民计划。

  因此,原计划要等到乾圣四五年,再在南直隶实施新政。

  那时,一切掌握在朝廷手中,苏松常缙绅也作不了妖,他们要么接受,要么灭亡。

  然而没想到,扬州盐商竟然作死,并将南京勋贵、文官以及苏松常缙绅拖下水。

  操江水师阻挡应天巡抚,扬州盐丁攻打巡抚标营,淮安盐商会同卫所抓捕内务府都总管太监……

  这一切,让他们失去所谓的正义。

  而本处于舆论劣势的朝廷,却成了正义一方。

  可以说,南直隶事态发展,纯粹是个意外,有利于朝廷的意外。

  如今,苏松常缙绅竟蠢到勾结海盗、倭寇,为祸大明,绝对会被大明士林所唾弃。

  毕竟,倭乱结束不过六十来年,大明士民对此记忆犹新。

  若能剿灭海盗和倭寇,必将对朝廷控制东南沿海,提供非常有利的契机。

  看完情况通报,又细细思之,袁可立随即将自己的建议,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正要休息,却见儿子袁枢来报:“父亲,济南缙绅求见,说他们都有向德王投献田产之罪,特来请罪。”

  奉乾圣旨意,对缙绅向藩王投献田产一事,都察院早派出御史全面清查。

  向福王投献田产的缙绅,因议罪而因祸得福,家中子侄获得不少官位。

  如今,济南缙绅主动请罪,目的还不是为了那些官位?

  袁可立对此门清,便吩咐道:“你去告诉他们,本官是来清查私盐的,议罪就去京城廉政公署。”

  袁枢领命,出了客栈,复述袁可立的话,济南缙绅道谢完,纷纷离去。

  可回到客栈不久,却又听卫队警卫来报,有一员外打扮的人说有要事禀报。

  唤人进来一问,袁枢神色一变,让人稍待,自己匆匆进入大堂。

  “父亲,胶州的一位员外禀报,曲阜那边有人向建奴走私粮食。”

  确定粮食战略后,乾圣曾下旨,大明粮食颗粒不得出境,否则严惩不怠。

  袁可立闻言,眼中戾气顿显,沉声道:“唤人进来。”

  来人一进客栈大堂,非常熟练地跪地叩拜道:“小人李卫,拜见军机袁大人。”

  显然,这位叫李卫的员外没有功名在身,是个小缙绅。

  “你说得可有实据?”

  “小人愿以阖家性命担保,此事千真万确。”随后,李卫接着将自己掌握的消息说了一遍。

  袁可立越听,脸色越是难看,最后手掌在桌上用力一拍,大怒道:“如此道德败坏之辈,竟为天下士人所敬仰,孰为可恨!”

  “父亲,要不先向陛下禀报?”

  对方身份非同小可,袁可立心有顾忌。

  袁可立却大手一挥,指点道:“枢儿,你当牢记:大明粮食短缺,不论是谁走私,只要掌握证据,陛下绝不会轻饶。”

  “谢父亲提点。”袁枢躬身谢道。

  “去请刘公公,还有曹文诏将军来。”

  袁枢急急离开大堂,袁可立又详细询问起粮食走私一事。

  李卫有问必答。

  完了,袁可立一脸和煦道:“李卫,陛下一向有过必罚、有功必酬,不知你有何想法?”

  李卫顿时惊喜有加,再度拜倒在地,叩谢道:“多谢袁大人提携,小人终生难忘!”

  “好了,起来说话吧。”

  李卫再三道谢方起,随后拱手道:“袁大人,小人家道中落,皆因无功名傍身,田产商铺大多被那家人侵夺。小人想请陛下赐一小官,不知可否?”

  他表面上一副恭敬模样,内心却是恨意满满,同时也有大仇得报的爽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