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新政-第2/2页



  教育部制定的基础课程共三门:儒学,政治学,数学。

  儒学和政治学这两门,对读书人来说,不是什么问题。

  只要在数学上用点心思,基本能通过基础考核。

  这等于给京官们一个天大福利。

  阁部重臣们大喜,叩拜道:“臣等谢陛下隆恩。”

  乾圣接管南直隶,并且实施前所未有的新政,一定会在京官中引起轩然大波。

  可又有几人会拒绝一个当官名额呢?

  反对新政者,得好好考虑,敢不敢面对两三千京官的怒火?

  阮大铖适时出列奏道:“陛下,臣以为,通过考试者,还需进行政治审查,方可出仕为官。”

  “可。”

  政审一环,早有计议,是朱慈炫特意强调的。

  这无形中给了政宣部一个巨大权力。

  见阁部重臣们脸色不善,朱慈炫补充了一点:“阮卿,政审标准要公开,政审要公正,也要有复审程序。”

  “臣遵旨。”

  阮大铖甚为得意地朝阁部重臣们笑笑。

  正要退朝,郭允厚赔着笑脸,出列奏道:“陛下,南直隶实施新政,那田赋是否仍按原先的上交国库?”

  “你说呢?”

  朱慈炫一声反问,郭允厚脸上顿时露出苦涩之色。

  扫一眼阁部重臣,朱慈炫冷声道:“诸位臣工,这次南直隶叛乱,表面上是盐商闹事,实际上却是朝廷与地方的控制权之争。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朝廷会在各级官府增加直属机构,以专业化治理地方,同时削弱缙绅对官府的影响。”

  皇权下乡是新政成败的根本,他没在此挑明。

  “郭卿,地方官吏大幅增加,开支自然会大幅增加,田赋暂按三成上交国库,以后再调整。”

  “是,陛下。”事已成定局,郭允厚只好无奈接受。

  这时,欣喜的阁部重臣们才明白过来,南直隶恐怕要变天了,内心对乾圣更加恐惧。

  自古以来,没哪个皇帝敢跟乾圣这般做的。

  都是人精啊!

  一眼便知他们明白了隐含的东西,朱慈炫心里吐完槽,便宣布退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