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内乱危机



  “叮,内乱危机,国力衰竭警报!”

  乾清宫,东暖阁。

  危机预警系统一声报警,沉睡中的朱慈炫猛然惊醒,从被窝里坐起,高喊:“来人!”

  上值的内侍推门进来,一看朱慈炫满头汗水,急喊着陛下跑过来,取衣服替他披上,并拿绸巾替他擦汗。

  缓过神来,朱慈炫往后一靠,问:“什么时辰了?”

  “陛下,刚到寅时。”

  刚到寅时,也就是凌晨三点钟。

  “去上书房看看,有没有陕西来的奏疏、急报。”

  内侍一愣,随后领旨出了东暖阁。

  朱慈炫随即陷入沉思。

  内乱来自哪里?

  他第一个感觉就是陕西,历史上明末动荡的爆发点。

  因此,刚挫败魏忠贤,他就开始部署。

  免二十赋年税案,派八千骑军入陕,并下旨皇室、士绅配合官府赈灾、生产自救,还派出监国亲王和上书房高官,坐镇陕西。

  已下旨迁出一万余皇族不说,还要招募两万卫队,迁移近十万军属。

  减负、预防力度不可谓不大。

  按理说,陕民有了生路,宵小之辈想要起事并不容易,可为何还会产生内乱呢?

  朱慈炫越想,心情越是焦虑。

  这可是他穿越以来,从来没有过的。

  “陛下。”

  朱慈炫的反常,内侍禀报给高时明,他匆匆赶到东暖阁。

  从沉思中清醒过来,朱慈炫摆摆手,说自己没事,却又说道:“高伴伴,朕有些心慌,总觉得哪里要出事。”

  最近这段时间,高时明做事顺风顺水。

  洛阳那边投献田产的缙绅,都接受了廉政公署的契约,只等各家主最终认可签署。

  陛下也同意收纳他们进入新体系,直接推出部分职位酬功。

  双方可谓皆大欢喜。

  但对乾圣的直觉,他向来非常重视,因为人难免会出现疏忽。

  从宁锦想到陕西,想到西南,又想到江南,似乎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又会是哪里出事呢?

  想了许久,高时明突然想到一事,心里一惊,但仍强制让自己保持冷静,轻声回道:“陛下,会不会是藩王闹事?”

  在处置洛阳投献缙绅同时,朝廷派出都察院御史,全面调查缙绅向皇室投献田产、商铺偷逃赋税的情况。

  要是没被拿住把柄,没几个缙绅愿成开明士绅,毕竟损失还是比较大。

  对清理投献田产,缙绅不乐意,藩王自然更不高兴。

  若是他们勾结到一块,整出些事来,无论内外廷还是皇帝本人,将会承受巨大压力。

  但朱慈炫是穿越人士,岂会怕明末的朱氏皇室?

  搬祖制,卖惨,甚至阳奉阴违地拖位,这些对朱慈炫都没杀伤力。

  全面控制藩王田产、商铺,堵住偷逃赋税的漏洞,这是他与上书房及内阁达成的共识。

  无论有多大阻力,都会不折不扣地执行下去。

  造反?

  那些皇室废物,一则没这能力,二则没这胆量。

  “不会是藩王。”

  否定了高时明的猜测,朱慈炫却想起一个人,于是吩咐道:“高伴伴,传旨给调查唐王一脉的御史,让他调查下唐王世子父子被禁锢之事。”

  “是,陛下。”

  高时明领旨,随后又猜测道:“陛下,会不会是江南盐商那边?”

  朝廷对陕西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他不觉得陕西会出事,若不是藩王的话,那有可能是江南盐商。

  朱慈炫倒没多关注江南盐商,因为军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且盐商阵营中有非常重要的内应,他们一举一动都在锦衣卫监控中。

  但对江南士绅,他倒不会忽视,问道:“江南最近有什么异常吗?”

  “没有异常,陛下。”高时明回道,“从锦衣卫传回的消息看,一切都在我们掌控之中。但臣担心的是苏州那边。”

  苏松常一带,曾是张士诚的地盘,朱元璋建明后,以重税进行惩罚,始终未变。

  可张居正因病故而被反攻倒算,崛起的正是江南士绅和巨商的代言人东林党,在东林党牵制下,朝廷对江南尤其苏松常逐渐失控。

  天启年间,苏州士绅都敢煽动百姓,杀锦衣卫、追打坐镇太监和巡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