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干臣-第2/2页



  “臣遵旨。”

  对于能干事的人,孙承宗是不会反对的。

  随后他说道:“陛下,八千骑军进驻延绥,十余万卫队及家属要外迁,需要大量粮饷。臣建议,从京营和京卫军抽调兵马,护送饷银前往。”

  袁可立表示同意,但补充道:“陛下,臣提议洛阳的钱粮不必运回,监国殿下先到洛阳,京营、京卫军返回,押运粮饷的兵马由卢象升安排,一同前往延绥。”

  “退朝后,即拟圣旨给卢象升。”对此,朱慈炫表示同意,并进一步筹划道,“袁卿,孙卿,移民是个大工程,组织复杂,钱粮消耗巨多。以朕看,应划出一条移民路线,沿途建立补给点,如此方能事半功倍。这事仍交卢象升负责,孙卿选派干练之臣,辅助他。”

  “陛下圣明。”

  袁可立和孙承宗领头,众臣一起称颂。

  圣明不圣明,朱慈炫毫不在乎,但他得防微杜渐,于是责令许显纯:“锦衣卫得严密监控这条补给线,一旦发现贪腐、怠政,即刻上报温院长查处。”

  “臣遵旨。”

  温体仁和许显纯领旨。

  阁部重臣皆心惊,乾圣帝是一丝漏洞都不让人钻啊。

  而朱慈炫想了想,又对袁可立道:“袁卿,下军令给周遇吉,着他领五百卫队,全部装备神臂弓,携二十万支箭矢,护卫信王叔。”

  新体系军队的调动,现在都归总参谋部,而神臂弓的配备更是慎之又慎。

  袁可立领完旨,朱慈炫又对朱由检说:“信王叔,洛阳那边的钱粮,就用于补给线。朕从内帑拨的三百万银两,一半银两就交卢象升采购粮食,送到延绥。边军、孙应元部各给五十万两,你自个留五十万两应急。“

  “臣遵旨。”朱由检仍一丝不苟。

  陕西事宜,朱慈炫能想到的都安排好,剩下的就看具体执行了。

  几次书房议事,包括这次乾清宫朝会,他对阁部重臣的表现是不满意的。

  可朝廷现在就是个烂摊子,想要根本性扭转,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仍希望多些能臣干吏,而韩爌就是他要安插在内阁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