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吃货掌大权-第2/3页



  李世民沉吟了片刻,这才慢吞吞的说道;

  “朕也是带过兵的,怎能不知其中的门道,倘若如此当然是最好,不过,那草原上的贼子,可也不是瞎子,草包,真派一团人马出去,恐怕能不能活着回来都是问题。”

  房玄龄不停的点头,想了好一会儿,才接过了话茬;

  “陛下圣明,正是如此,臣与克明商讨一路,都觉得不能有十六卫的儿郎,出现在商队里。

  否则必定败露,坏了大事,到时候别说换人家的战马了,恐怕还要将一堆人的性命,全部留在那茫茫的草原上。

  是以这次李大郎的想法,从大局上来说,没有错处,只是那两个大个子跟班……主持大局,说实话,臣这心里也是没有谱子的。”

  李世民看看房玄龄,又看看皱着眉头的杜如晦,三人都是一脸忧虑的脸色,李世民的心里更加的不放心了,试探性的问道;

  “克明,你觉得那两个货,能否胜任重开丝绸之路的角色?”

  杜如晦见皇帝发问,眉头紧锁,小心仔细的斟酌着语句;

  “回陛下的话,臣也想到了许多细节,那大牛,阿贵,不认识一个字,还性情耿直,细细想来确实和那些野蛮人,有许多相同之处。

  臣等两人也仔细分析过了,若是派户部的官员,出动两三人去出谋划策,倒是能把那些草原贼子,绕的晕头转向,可是等那些贼子反应过来,立马就是一场祸事,是以我等两人也是犹豫不决。”

  房玄龄看看老搭档,又看着点头认同的皇帝,沉声开口;

  “陛下明鉴,别说户部那些人,咱们朝廷里的三省六部,随便拉出来一个五品官员,都能应对自如,把这些事做的漂亮精彩。

  只是草原上那些贼人,最忌讳的就是聪明人,如果真的派去了,肯定要惹出麻烦,还不如大牛阿贵两人,憨憨的,直来直去的好。

  陛下您想啊,他蓝田李氏,乃是陇西正宗,族里可不是人人都不认识字的,以臣揣测,蓝田的庄子上,比这两人聪明数倍的管事,没有十个也有七八个,

  为何那李大郎,有人才却放着不用,偏偏派两个不认识字,连账都算不清的去统领全局……”

  “不错,朕一直都在考虑这个,他那庄子里的管事,一个比一个能耐,却点着名安排这两个大个子,当真是有些……有些……”

  李世民连说两个有些,终究还是忍住了话头,没再继续说下去,杜如晦直接说道;

  “陛下,臣以为,可安排那大牛阿贵两人,明日起,去秦程两位大将军的大营里,

  教授些简单的兵家之事,以防不测,也不图他们顷刻之间就成为将才,只学些简单的,

  一是防患于未然,再者也能提高两人的警惕性,不至于出了什么事情,慌乱无策。

  再令驻防过边关的那些将军,与他两人多说些草原那边的情况,增加这两人对草原的熟悉程度,便是去了那边,心里也大概有个谱子,还请陛下明鉴。”

  房玄龄看着老搭档说完,赶紧接了一句;

  “启禀陛下,万万不能派户部的那些精明之辈,前去教授那些斤两之间的能耐。

  李大郎选中他两人,以臣看来,最重要的恐怕就是那份纯真天性,若是斤两之间,学的和那些聪明绝顶的商贾一般,怕是要本末倒置,得不偿失,请陛下多加考虑。”

  李世民也不是昏庸无能之辈,哪能想不到这点,只是心里也忍不住想着,明天要不要派户部的能人出来几个?

  稍微点拨那两个憨货一点点,别叫太傻了,去换不回几匹马来,刚一想到这里,

  最擅谋略的房玄龄,立马就出声提醒,李世民的心里,多少还有点犹豫不决的心绪,顷刻之间就有了决断;

  “唉,两位爱卿所言,都是精明果断,朕当纳之,只是……朕向来行事,多是谋定而后动,又需纵观全局,唯独这次,派两个吃货,还都是不认字的去掌大权,

  朕这心里也是七上八下,可是也实在想不出太好的办法来,这丝绸之路重启,那是重中之重的大事儿,本当有朝廷仔细研究商讨,定出详细,再选定能人出面才是。

  不过这般行事,恐怕商量好想法,就得两三年出去,这李大郎倒是速度挺快,可仓促之间说行动就行动,便是咱们君臣三人,也无法照顾太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