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EX级英雄!屈原和“文学巨著”-第7/8页
华阳离赵国比较远,和秦国其实也不近,但相对来说,赵国打到华阳的可能性很低。
要说打到华阳来,在苏秦看来,最有可能的就是秦国了。
“苏大人有所不知,这是‘历史’上的一场大战,爆发于赵、魏、韩、秦四国之间。”
商鞅开口解释了一番“历史轨迹”的事情,将华阳之战的背景简单地讲解了一遍,而后继续道:“如今我们要做的,便是设法推动四国发动这场华阳之战。”
见苏秦脸上还带有疑惑之色,商鞅又补充了一句:“苏大人若有疑虑,待此间事了,鞅再慢慢与大人解释。现在,还是不要耽误陛……主公的时间为好。”
商鞅差点口误,将“陛下”这个称呼习惯性地喊了出来。
在苏秦这些“新人”面前,直接这么喊,有点过于惊世骇俗。
成功招揽乐毅之后,秦霄早就有过吩咐,在副本世界里,一律称呼自己为“主公”。
苏秦看向商鞅,回想起第一次见到这个“历史人物”时的惊骇,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不由点点头,退到一旁,不再开口说话,默默旁观着。
“要推动华阳之战,首要一点便是韩、魏这两国的问题。”
郭嘉不需要参与打仗的事,这段时间一直在考虑鄢郢之战之后的问题。
尤其是关于华阳之战的部分,郭嘉反复想了很多,虽然没有细节上的计划,但却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
稍微停顿片刻,组织了一下语言,郭嘉继续说道:“首先,主公必须放松对韩、魏的控制,让他们恢复自主。当然,在那之前,必须要让韩、魏拥有一定的自保之力,以免他们被秦、赵所吞并。”
“这倒是不难,给他们一年的时间,想必足以练出一支勉强可堪防御的大军。”
秦霄对这件事倒是没什么疑虑。
反正秦霄是不打算在这个世界争霸的,控制韩、魏,只是因为刚来这个世界的时候,需要一个被自己掌控的地盘来落脚。
如今燕、齐、楚三国全灭,秦霄倒也不需要继续控制着韩、魏了。
若是对自己有利,还他们自由也未尝不可。
至于自保之力的问题嘛。
给他们一年的时间,穷兵黩武,勉强拼凑出一支还算凑合的军队,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当然,这样的军队战斗力肯定不怎么样。
但充充门面,或者在遭到入侵的时候拖延一下时间,让秦霄有足够的时间插手,肯定是够了。
“其次,为了让赵国有动力参战,主公必须削弱赵国!”
郭嘉继续侃侃而谈道:“燕国,以及齐国北部,都分给了赵国。主公可迁都齐国,然后伐赵,将原属于齐国、燕国之地夺取回来。”
“如此一来,削弱了赵国,他为了补充损失,只能从其它地方找回来。”
“然而赵国与我军大战一场,损兵折将,无力单独伐韩、魏,必须拉拢盟友。”
“秦国势大,赵国不敢与之合作,可选的只有联韩伐魏,或者联魏伐韩。”
“若此时,主公派遣间谍细作,设法推动魏国与赵国联合攻韩。”
“赵、魏攻韩,主公居于齐地,与韩国之间隔着一个魏国。若韩国来向主公求救,主公可置之不理,让他们只能求助于秦国。”
“秦国必不愿意看到赵、魏吞并韩国,趁势崛起。到时,主公再遣一能言善辩之士游说,劝秦救韩,则四国之战,大势既成!”
“唯一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将这开战的地点确定在华阳。”
郭嘉显然做了很充分的准备。
除了一个关键细节之外,其余的问题都有所考虑。
执行方面暂且不说,起码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思路。
当然,其中花费的时间必然不少就是了。
单单只是让韩国、魏国初步恢复一定的元气,就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
再放开对韩、魏的管制,迁到齐地去,和赵国开战,将赵国削弱到一定地步,逼迫他们有迅速壮大起来的迫切需求,这又要花费不短的时间。
最麻烦的就是推动四国开战,除了时间之外,还需要相当复杂的政|治博弈,以及很大的运气成分。
但不管怎么说,这终归是一条可行的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