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大战爆发,魏军溃败!-第3/8页
想去联络外面的哨兵,但岳飞已经带着大军杀进了大营,到处都乱成一团。
魏军毕竟还是太过大意了。
突然遭遇攻击,连个行之有效的指挥体系都没有,士兵们慌乱之下,有的抓起武器就要反抗,有的则是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打懵了,以为大军溃败,一心只想要逃跑。
卫兵勉强抓了几个到处逃跑的士兵,问了半天,却是什么也问不出来,只知道有敌人来袭。
但敌人是谁,兵力有多少,从何处而来,却是一问三不知。
魏国没落已久,在公孙衍之后,已经没有再出过什么出色的将领了。
公孙喜勉强算是这个时代,魏国仅有的“扛鼎之才”。
但比起早年的吴起、孙膑、公叔痤、公孙衍等等大将,却是要差了太多。
当然,公孙喜也不至于是个无能之辈,还是打过一些胜仗,能力多少有一些。
虽然因为大意的缘故,失了先机,但他仍然第一时间分析出了敌军的来历。
不用问,肯定是秦国人。
这个时间,其它国家根本不可能跑到这里来参战。
虽然不知道秦国人是怎么翻山越岭,突然出现在己方身后的,但公孙喜仍然第一时间想到了应对的办法。
他先是派人向隔壁的韩军求援,无论韩、魏两军之间有多少勾心斗角的事,至少名义上是联盟。
魏国遭到袭击,韩军有义务,也必须要派兵来支援。
同时,公孙喜命令自己的卫兵就近收拢残兵,结阵抵抗敌军的攻击。
只要能挡下一波攻势,组织起一道防御阵线来,不断收拢附近的溃兵,加强防御阵线,就还有翻身的机会。
对魏武卒的战斗力,公孙喜从来没有怀疑过。
这一波偷袭,他们只是被打懵了而已。
只要能缓过一口气来,哪怕组织起几千魏武卒,也能轻易击败数万秦军。
只是,公孙喜不知道的是,他寄予厚望的韩军,此时也正在自顾不暇。
接到秦霄命令的第一时间,吕蒙就下令太史慈率军出击。
不为杀敌,只求牵制住韩军。
同时,他还派出了自己手下的一支特殊部队,“水鬼”。
这些“水鬼”,都是从江东招募的好手,从小在江边长大,水性极佳。
配合上用猪膀胱做的气囊,能在水下潜行一个时辰以上,才算是合格。
其中水性最好的几个,甚至能潜水两三个时辰。
这些“水鬼”的数量不多,只有几千人。
他们潜伏在水下,用绳索拖着数百艘小船逆流而上。
一个时辰以上的潜水时间,足够将这些舢板小船拖到韩军驻地附近了。
月光下,水流平缓的伊水之上,数百艘空无一人的小船逆流而上,显得十分的诡异。
竟有一种恐怖片的既视感。
这诡异的一幕显然引起了韩军的注意,但他们已经无法再分心了。
正面的数万大军,打着火把,高举旗帜,造出的声势不下于十几万大军。
韩军主将以为秦军“全面进攻”,根本顾不上伊水中的异常,将大军全部调动起来,防备秦军的强攻,只留了一支步弓手防备秦军从水上进攻。
然而,舢板小船上并没有人,箭雨覆盖过去,根本没能起到半点阻碍作用。
拖船的水鬼都潜伏在水下十米以上的深度,即便有箭矢入水,在这个深度下,也已经没有任何杀伤力了。
数百艘空无一人的小船逆流而上,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韩军军营靠水而建,为了进攻秦军,岸边早已停靠了大量的船只。
这本来是准备在未来某个合适的时机,顺流而下突袭秦军所用。
不过现在,这些船只都停靠在岸边。
秦霄命人搜集这些小船,是借鉴了“火烧赤壁”的策略。
伊水当然没有赤壁之战那么开阔的环境,韩、魏联军的船只数量也少。
但道理是相通的。
秦霄命人在小船上堆放了大量的干草、猛火油等易燃物。
没有什么“借东风”之类花里胡哨的操作,伊水的地形环境,也不适合玩这一手。
再大的风,还能让船只逆流而上不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