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曹操:“我笑那周瑜不懂兵法!”-第6/8页
有这三人在,曹操的基本盘还是能大体稳住的。
当然,少了曹操这个主心骨,一番大乱在所难免。
再加上大军兵败,损兵折将。
单单只是军队,就就四万多大军全军覆没。
大将方面的损失也不少。
典韦、于禁阵亡,张郃、乐进、麹义、太史慈被俘,颜良、文丑投降,只剩下一个吕布逃亡在外,不知所踪。
满打满算,除了曹氏和夏侯氏的“嫡系将领”以外,曹军之中,还能打仗的大将就只剩下了徐晃、吕蒙两人。
文臣、谋士之中也是人心浮动,有对曹操忠贞不二的铁杆,却也有投机之辈想要浑水摸鱼,谋求私利。
这种情况下,曹军一方还能剩下几分战力,是很难说的事情。
在曹操被俘的消息传出之后,曹仁、曹彰两路立即向冀州方向撤军,并派出信使提出赎人的要求。
不管这有几分真心,至少表面姿态是做足了。
在曹仁开出的条件中,只要秦霄肯放回曹操,甚至都不必停战,曹军就愿意将兖州、青州割让给秦霄。
但另一边,曹军也做好了死扛到底的准备。
年仅十八岁的曹丕当仁不让地接过了曹操的位置,成为曹军的“少主”,名义上对曹军的文武都有管辖权。
大军以冀州城为中心,布置了重重防线,随时准备迎接秦霄的进攻。
秦霄这边,也适时地调整了战术安排。
赵云、关羽、张飞三人不再管正面战场,带着陷阵营和两万骑兵专门负责追杀吕布。
考虑到刘三刀身上还挂着一个任务,秦霄干脆将刘三刀也送了过去。
反正,有赵云、关羽、张飞三人在,刘三刀总不至于死在吕布戟下。
黄忠、甘宁重新回到张辽的关中军中,孙坚所部则因为伤亡巨大,秦霄命令他们停留在青州就地休整,顺便看押好曹操等一批俘虏,等到北伐结束之后再决定如何处置。
中军、关中军两路推进,推进的速度并不快。
但也仅仅只是不到一个月后,就进入了冀州城的防御范围。
秦霄采取的策略很简单,稳扎稳打。
一座城池一座城池的平推过去,宁愿慢一点,也不留下任何隐患。
在青州损兵折将之后,曹军的兵力本来就不足,又失去了大量的将领。
即便依托城池进行防守,依然无法抵挡大军的推进。
一座县城,居然连三天的时间都拖不到,就会被攻破。
而且秦霄大军动辄出动十万、二十万人围城,一旦守军兵败,连逃都没法逃。
要么投降,要么干脆被全歼。
几场大战打下来,虽然秦霄麾下的兵力有一定的损失,但曹军的损失却更大,堪称伤筋动骨。
北伐开始两个月后。
失联许久的凉州军终于出现。
从幽州易京入关,十五万骑兵长驱直入,直接一刀捅在了曹军的背后。
这一刀,直接打乱了曹军的部署,捅在了曹军的软肋上。
本来,曹军重点防御的方向是南方,因为兵力不足的缘故,对北方基本上是不设防的状态。
马超、庞统一杀出来,便直接长驱直入,仅仅三天,就推进了数百里,兵临冀州城下。
冀州城被围,曹丕顿时慌了,连忙将外面的军队、将领都召了回来。
这一动,守城战便是变成了野战、运动战。
岳飞、张辽两路大军毫不犹豫地追杀上去。
一路追杀上百里,曹军好不容易逃到冀州城外,又遭到马超的截杀。
留下数不清的尸体之后,仅仅数千残兵败将退入冀州城内。
接下来的战斗,就失去了悬念。
冀州城是一座州城,虽然不如长安,洛京那么坚固,却也有二十多米高的城墙。
再加上韩馥、袁绍、曹操“三代人”的经营,城中的军械粮草储备倒是算得上充裕。
但,曹军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的兵力实在是太少了。
连续几波败仗,哪怕将勉强撤回来的几千残兵败将也算在内,冀州城内的守军也不过两三万人。
这点人,守一面城墙都有些勉强。
哪怕曹丕下令不顾百姓死活,强制征发民夫上城守卫,也仅仅只是给秦霄带来了一点麻烦,仅此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