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神将关羽,冰封陵墓-第2/8页
郭嘉接过信件,翻阅了几眼,将其递给秦霄,说道:“确实如主公所料,刘备服软,希望求和,但对于求和的代价只字未提。”
“他这是看我们的兵力超出预料,不想打了。”
秦霄猜到了刘备的想法。
从骨子里来说,刘备是一个善于冒险,但在关键时刻又会异常谨慎的人。
和刘表约定共同图谋豫州北部,是冒险。
但在看到秦霄的兵力远远超出了预期之后,立即服软,这是谨慎。
秦霄相信,刘备肯定还做好了翻脸的准备,一旦真打起来,对方肯定是敢拼命的。
极端的谨慎和极端的冒险,两种截然相反的性子,在刘备身上神奇地融合为一体。
“此战应当打下去。”
郭嘉毫不犹豫地开口道:“此时孙坚已灭,袁术前所未有地虚弱,主公当尽快平定南方,以免袁绍抢先一步统一北方之后,先下手为强!如此,刘备这个威胁,必须要尽快剔除。”
袁术和孙坚打了个两败俱伤之后,形势又和之前有所不同了。
对秦霄来说,最好是趁着这个机会,尽快统一南方。
至少要比袁绍统一北方的步伐更快才行。
否则,一旦让袁绍先行统一了北方,稍作整顿之后南下进攻,秦霄就会处于被动。
虽然说,秦霄不认为曹老板会让袁绍统一北方的步伐太过顺利,但现在确实是大肆扩张的好机会。
之前不肯扩张,是担心成为众矢之的。
但在袁术、孙坚一死一残之后,真正能对秦霄形成威胁的就只剩下一个袁绍,后者还被公孙瓒和曹操所牵制。
这种情况下,秦霄就不怕高调了。
……
刘备大营中,信使被秦霄赶回去之后,向刘备汇报了秦霄开战的意图。
“哼,此人太过张狂!”
一脸大胡子的张飞气得大叫道:“大哥,给我两万精兵,我去砍了那秦贼的脑袋来献给大哥!”
关羽一把按住张飞的肩膀,劝说道:“三弟,不要着急,听大哥怎么说!”
“哎!”张飞看了看一脸镇定的关羽,又看了看摸着胡子沉吟不语的刘备,急的说不出话来,憋了半天,只得重重叹了口气,坐到一旁生闷气去了。
关羽从心底来说,其实也更倾向于打。
但和性格冲动的张飞不同,关羽更能够冷静下来思考问题。
双方的兵力差距是摆在眼前的事实,虽然兵力数量差的不多,但关羽很清楚,徐州军的战力,和对方肯定是没法比的。
一边是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另一边,只看队列和士气,毫无疑问都是精锐之师。
真要打起来,即便关羽对自身的武力再怎么自信,也不敢说一定能打赢。
毕竟,个人能力强是一回事,但要“逆天改命”,也没那么容易。
“大哥。”
关羽沉吟片刻,开口道:“真要打起来的话,我们的胜算恐怕不足三成。”
其实,三成胜算都是往高了说的。
在关羽看来,如果没有自己兄弟三人的个人武力和统兵能力,换个平庸的将领,恐怕连半成胜算都不会有。
但凭着自己三兄弟在,就有了至少三成的胜算。
当然,三成胜算,也未免低了些。
至少不应该下重注去赌。
自己家底薄,输不起。
而对付占据着广袤的领土,即便输了这一场,只要人还在,随时都能卷土重来。
刘备也知道这一点,叹了口气,惆怅道:“只是,那秦侯咄咄逼人,不肯退兵。莫非,非要我们割地求和吗?”
“割地求和也未免不可。”
听到割地,关羽眼神闪烁,第一反应先是不可能。
但紧接着,关羽又想到了南方发生的变故,立即道:“平时当然不能割地求和,这等于慢性死亡。但现在的局势……只要能争取时间,割地求和未尝不是一条出路!”
顿了顿,关羽沉声道:“大哥,莫要忘了,南边发生了什么?!”
“你是说……扬州?”
刘备眼睛一亮。
袁术和孙坚拼的两败俱伤的事,当然瞒不过刘备。
事实上,在这个消息传出之后,刘备早就后悔招惹秦霄了。
早知道袁术会和孙坚拼到这地步,招惹秦霄干嘛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