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刘备的底牌?-第3/8页
但想到“中山靖王之后”的名头,以及杀死刘备的后果,秦霄还是忍了下来。
若是刘备再这么一副想动但又不动的样子,秦霄真不确定自己还能忍多久。
“主公若是按捺不住,恐怕正中刘备下怀。”
随军做军师的郭嘉提醒道:“根据末将分析,刘备并非不想打,而是希望我们先行进攻,占据大义的名分。”
“这么做对他有什么好处?”
秦霄有些不能理解:“难道他就这么有把握打败我们?”
别看秦霄很忌惮“杀死汉室宗亲”的负面名声,但真要把秦霄逼到这份上,即便有再大的后患,到时候刘备一旦败亡,人都死了,秦霄的下场怎么样,和刘备还有什么关系?
秦霄可不信,刘备会是那种“舍己为天下”的人。
虽然在三国演义里对刘备有诸多的粉饰,但谁都知道,本质上刘备是一个薄凉无情,面厚心黑之辈。
就和他的老祖宗刘邦一个尿性。
——如果刘备所谓的“中山靖王之后”是真的的话。
“或许……”
郭嘉提出了一个可能:“与刘备结盟的不止是刘表?”
秦霄此前没往这个方向去想。
但郭嘉这么一提,秦霄忽然警觉起来,有一种细思极恐的感觉:“你是说,刘备已经与其他人约定,一旦我忍不住打过去,便会有人支援?”
“从刘备的行动来看,不说十有八九,起码也有六成的把握是这样。”
郭嘉一改平日里玩世不恭的姿态,认真道:“以刘备谨小慎微的性格,若是没有底气,应当不至于做如此挑衅的姿态。”
“刘备……谨慎吗?”
秦霄有些纳闷。
对于演义的剧情,秦霄早就忘的差不多了,只记得刘备是那种面厚心黑的性格。
但究竟谨慎不谨慎,还真想不起来。
想了一会,秦霄就将这个疑惑抛到一边,仔细思索着刘备另有底牌的可能。
越想,就越觉得郭嘉的分析有道理。
刘备又不傻。
六万大军对十万,哪怕再怎么自信,也不可能不去考虑万一打不过的后果。
何况,刘备之前就被吕布按在地上揍过一顿。
秦霄又打败了吕布,要说刘备会小看自己,秦霄是不信的。
刘备能在未来成为一方枭雄,肯定不会是那种大意轻敌的性格。
既然不敢保证必胜,还反复挑衅,多半是另有底牌。
这个时期的刘备,虽然和原本的历史上不一样,但拥有的势力其实也没强到哪里去。
他手上的牌几乎都是明牌,有多少将领,有多少钱粮、兵力,都是明摆着的。
真要说隐藏起了多少大军,秦霄不太信。
最大的可能,确实是如郭嘉所说,另有盟友。
只是……
这盟友会是谁呢?
“离我们够近,又能支援到刘备的,恐怕只有袁术和袁绍了吧?”
秦霄在记忆中搜索了半天,有些不太确定道:“好像原本的历史上,刘备投靠过袁绍?会不会是他?”
“刘备投靠过的人可多了……”
岳飞对这些“历史”如数家珍,盘点道:“陶谦、孔融、公孙瓒、刘璋、刘表、袁绍、吕布、曹操、孙权,甚至据说还短时间投靠过袁术,只是未见正史记载,只有野史有过传闻,不知真假。”
不愧是三国交际花,这人脉……
秦霄忽然有一种无语的感觉。
若是按照“历史”来推算刘备可能的底牌,那变数也太多了。
几乎三国时期稍微有点名气的诸侯,都曾经“收留”过刘备。
再加上秦霄来此所造成的蝴蝶效应,这个时期的刘备,连“老巢”都换了地方,根本没办法推算他有可能和哪个,或者哪些诸侯达成了盟约。
“从大势上来推断更靠谱一些。”
郭嘉忽然开口道:“请主公命人拿地图来。”
秦霄连忙吩咐下去,立即有人抬着地图送到营帐内。
地图并不算详细,地形方面的标注就非常的粗略,但对每一座城镇,以及各方势力的归属倒是都有所标注。
“荆州刘表,已经和刘备结盟,正在颍川一线与我军交战,不可能有充足的兵力支持刘备,暂时不去提他。”
郭嘉站在地图上看了半天,先是指向中原东南的方向,说道:“袁术此时正在与孙坚纠缠,孙坚虽势弱,但麾下将士敢于拼命,袁术自己分身乏术,若是敢于分兵支援刘备,恐怕正面会扛不住孙坚的压力,因此不太可能是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