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伸冤(4K)-第3/6页





        杨十九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平静地低垂着眼帘。

        倏——

        落向杨十九的长棍,在空中越来越慢,直至凝固不动。连同那名武僧一起,僵在原地。

        兵刃,佛音,术法,念具,法器...

        所有一切都在杨十九身边停滞凝固,

        暴怒武僧们双眼暴突,张着嘴巴,维持着静止姿势。

        杨十九目不斜视,拖着瘸腿,缓步上前,直到走出一段距离,后方的武僧们才齐齐完成了手中动作,茫然无措地看着自己将攻击倾泻在空地上。

        碎石飞溅,烟尘弥漫,

        维持寺庙治安的武僧,监督戒律的持戒僧,管理戒律院的典座,

        越来越多的僧人围向杨十九,

        但他身边,仿佛环绕着一个无形的圆,将所有进入圆圈的干扰,全部凝固冻结。

        无论是人,还是法器。

        甚至于,那三位之前镇守着浮屠塔的长老,都没能拦住杨十九——他们手中积蓄着佛光,顿在原地无法动弹,眼睁睁看着杨十九从身边擦身而过,一级一级有些艰难地登上台阶。

        漫长台阶对于杨十九来说并不轻松,他站在大雄宝殿前方,撑着膝盖喘息了一阵,才站起身来,缓缓道:“了难住持,了悟方丈。”

        “杨十九,”

        了难目光冷冽,“你到底想要什么?”

        “我?”

        杨十九停顿了片刻,“我只想要个公道。”

        他转过身,望着台阶下茫茫多的人群,说道:“伽蓝宗立足于汾州,名下的粮行,车马行,牙行,船行,酒肆,邸店等,一年明面上的收入就达六百万贯,

        在这之外,还有医治各路江湖人士的医药费,各州府善男信女的募捐,发卖开光法器...

        算下来何止千万贯。

        这些修缮寺庙金身的银钱中,有多少百姓血泪?”

        杨十九顿了一下,缓缓道:“历朝历代百姓之负担有三,赋税,徭役,衙门摊派。

        隋国赋税二十税一,相对较轻,但徭役却极重。一年之中,必须要有一月、半月为官府无偿劳作。

        时间看似不长,

        但各地衙门怎么可能真的遵守?必然肆意征发,让百姓为他家铺路修渠,甚至假称工程质量低劣,要求返工,一月徭役,硬生生拖到三月四月,错过农事。

        另外还有摊派,

        驿马、洒水、门包、长随...

        官员过境,有如蝗虫一般,有无数理由索要钱财。分摊在百姓头上,按田亩摊派,每人都要交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