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演太极-第2/3页



  而远处,老子的凝聚目光微微缓释几分,轻轻抚须,神色翕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

  而苏寻的“道”,其实很简单。

  他的道,就是那天地之间徘徊不断,数之不尽,灵动自然的鱼儿。

  如今,这些鱼儿跳出了三界,在三界之外的那片造化大海之中跃动着!而造化大海,也将这份感悟反馈给了苏寻!

  从今日起,苏寻真正不再是模仿者,而是一个开创者。

  他顿悟出了,自己的“道”。

  此时,三界瞩目。

  三界的神佛,也都盯着苏寻。

  当然了,准确的说,他们并不是故意要盯着苏寻的。

  在苏寻和老子西出函谷之后,他们所行之处,便已经是三界瞩目的地方了。

  毕竟,老子出关,引发三界关注,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可是,也正因为如此,三界有大神通大法力的神佛,都见证了苏寻的开悟。

  灵山,诸菩萨目光皆不一样。文殊菩萨眼中浮现出疑惑,普贤菩萨眼中浮现出忌惮,观音菩萨眼中浮现出感叹,弥勒菩萨眼中则浮现出……惊羡。

  天庭,四御大帝眼中各自闪烁着复杂的神情,有赞赏、有意外、有怀念、亦有感伤。

  不过更多的人,则是震惊。

  自古以来开悟者不在少数。

  但苏寻竟然仅仅十年时间,就领悟出了自己的“道”。

  如此成就,虽不说前无古人,但也少之又少!

  诸天神佛心思浮动。

  就连天庭的玉皇大天尊,眼中也浮现着几分激赏。

  虽然玉皇大帝对苏寻斩命一事,心中不喜。但苏寻这一路上的表现,却屡次让他惊讶。

  不愧是老子看中的弟子。如此人物,若能心向天庭,日后必能成为自己的一大助力。

  那南瞻部州即使现在,竟然都可以出现苏寻这样“开天辟地”的存在,看来“人”,果然不可小觑。

  玉帝想到这里,不由得想起了那南瞻部州行布周礼的“孔子”,眼中浮现出莫名的蕴意。

  与玉帝相比,如来的眉头则皱的更紧了。

  尤其是,在那两条阴阳鱼逐渐贴合的时候,他心中忽然有了某种不好的预感。

  想当初,上古之时,南瞻部州的“三皇五帝”之中,也有一位受过道祖指点的奇才,做过类似的事情。

  而这件事情,给天庭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如今,这件事情,却在西牛贺洲重现!

  不,不仅如此。

  事实上由于有着中华先贤的经验,苏寻现在做的事情实际上远远要比自己想象中的还多……

  忽然,天地变色!

  瀚海之上,苏寻的身躯渐渐向上浮出,渐渐地与那清光合一。

  与此同时,海上波涛不断涌动,天地四方到处汇聚着一条条巨大的鱼龙。

  鱼龙聚集在在苏寻的身周,渐渐地开始聚散着一种种奇妙的图案。

  那是,黑白混成,阴阳汇聚的图案。

  那是衔尾交接,鱼龙混合的图案!

  “嗡!!”

  天地似乎在一瞬,齐齐发出轰鸣,在伴随着一阵强烈的震动之后,两条巨大的鱼龙连结在一起,显现在这世间。

  自伏羲之后,天地造化,再一次回馈开悟之人。

  伏羲的先天八卦以图案的形式展现出了“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的奥妙。

  而如今,苏寻演化自己的造化,开辟自己的道路,在天地造化之中重新创造,终于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图案,将另一种天地造化,以图案的方式留存到了世间。

  其名为……太极!

  易经有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极,可以说是自天地开辟,清浊分立之后的便已经存在的概念,自伏羲演化八卦,便已经为人所记载了。

  但是“太极”是什么形状,在如今这个时代,却并无人知晓。

  正如大道不可以言表一般。

  太极,也从未在这个世界上真正浮现出它的姿态。

  而如今,自今日之后,它便存在了。

  事实上,太极本就是存在的。太极图,也本就是存在的。

  可是之前的苏寻尝试过去画出太极图,却无论他怎么画,都没有办法领悟其精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