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金铃赌坊
    
  门开了之后,寒风涌入。
  等房间里的人都散去之后,傅余欢才走入。
  郑年已经为他倒好了茶。
  傅余欢坐在郑年的面前,端起了茶,缓缓饮了一口,面露难色。
  “很少见到你这样的表情,怎么?”郑年心态很静。
  “事很多。”傅余欢道,“京城来了很多奇怪的人。”
  “奇怪的地方来奇怪的人,岂不是很常见。”郑年笑着饮茶,目光放在傅余欢的身上,“我们不是京城守备军,再多奇怪的人也和我们无关。”
  “我在客栈见到了一个人,他带着一把漆黑的刀,很黑。但是他却很白。”傅余欢道,“他让我请他喝酒。”
  “你请了?”郑年问道。
  “没有。”傅余欢道。
  “他哪里奇怪?”郑年追问道。
  “许柱在金铃赌坊看到了他。”傅余欢说道。
  郑年看着他,“没有认错?”
  “无论是谁见到他那样的人,都不会认错,无论他在哪里,总是最瞩目的人。”傅余欢道。
  “所以你有线索了。”郑年深吸了口气。
  “有了。”傅余欢点点头,拿出一枚铜钱放在桌子上。
  郑年仔细端详了片刻,拿到了手中,正反翻转了几次,“这是……张裁缝手里的铜钱?”
  “是的。”傅余欢道,“不是一般的铜钱。”
  郑年拿出了身上的荷包,随意丢出几枚铜钱作对比,这一比确实发现了不一样的地方。
  “张裁缝手里的铜钱,虽然和平日里的铜钱都一样,但是上面的字却不一样。”
  郑年左手的铜钱是自己的,上面四个字为:开元通宝,而在张裁缝手里发现的铜钱上的字,正面一样是开元通宝,背面却是:金铃赌坊。
  “有说法?”郑年问道。
  “许柱和王大彪都告诉我,他们从未见过这种铜钱,王大彪是金玲赌坊的熟客,而许柱则是在那里混了大半个月。”傅余欢说道。
  “你是如何发现的?”郑年问道。
  “是那个奇怪的人给我的。”傅余欢说道,“我发现了这件事之后,去和张裁缝的家里做过比对,发现铜钱确实是这样。”
  郑年思索着看向傅余欢,“张裁缝……那木匠呢?”
  “木匠?木匠和张裁缝……”傅余欢顿了顿。
  “木匠和张裁缝的联系,不就是他们同为曾广寿的债主?”郑年站起身,直接向屋外走去。
  寒天冻地,雪不知又从何时开始飘落,零星几点。
  姜明正带着几个人在院落里植了一株银杏,它像一个初来乍到的小学生,抖了抖浑身的雪,似乎在和郑年打招呼。
  郑年叫来姜明,吩咐了几句,姜明立刻走出院落。
  二人到了仓房。
  仓房之前只是储存杂物的,但是郑年来了之后做了改善。
  现在是用来储存案件发生时发现的证物,以及凶器等各类关于案件物品的地方,因为之前的无头案事关重大,大部分的东西都在这里储存。
  锦衣卫当时并不知道郑年单独设立了一个证物房,所以只带走了尸体,并没有动这里的东西。
  看守仓房的人,正是童儿。
  此时童儿正一个人坐在火炉旁,正在练马步。
  “好多呢?没和你在一起?”郑年问道。
  “老爷!广庆巷方婶婶家的老伴昨夜没了,来报病逝,钱姐姐跟着许柱去写确认死因。”童儿说道,“您要找什么?这里我可熟啦。”
  “把长乐县那两个木匠家里的东西都拿出来,标签是无头案。”郑年道。
  柜子上都有标签,每一个人的证物都按照指定规格的纸盒子做好了标注和存放,便于提取。
  童儿踩着梯子将藏在角落里的三个大纸盒子拿出来,放到了门口的桌子上,“老爷请过目。”
  “当时互换了他们身上和家里的所有东西。”郑年说道。
  “现场也有抢掠的痕迹。”傅余欢道,“银子不知道还有没有。”
  二人翻找了一圈,并没有什么新的发现,只得作罢。
  围坐在火炉旁边等待了许久,姜明才从外面急匆匆的跑回来,手里抓着一个荷包,“老爷!找到了!”
  郑年接过荷包,将里面的银子全部倒在了桌子上。
  里面有三吊钱和十几个铜板,最终郑年在其中一吊钱上找到了十几枚出自金铃赌坊的铜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