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七章:护犊子的皇帝陛下-第3/4页





    片刻之后,硬着头皮,陈镒到底还是起身开口,道。

    “陛下容禀……”

    “总宪不必多言,朕知道。”

    就在陈镒想要开口解释的时候,天子却摇了摇头,道。

    “理由,刚刚诸卿已经说了,追究旧事,令群臣议论,百官不安,无心用事,会令朝局停滞,后人效彷,恐成党同伐异之利器。”

    “这些,诸卿说的都对。”

    “但是,朕想说的是,这大明朝,不能只讲利益得失,更要讲公理是非。”

    “今日朕召诸卿前来,所议之事,不正是这个吗?”

    “只知算计利弊,将道义放在第二位,这些,不正是朕和诸卿想要扭转的朝廷风气吗?”

    这番话,令得在场的一众大臣脸色一滞,纷纷露出沉思之色。

    如果说刚刚他们还觉得,天子有为王文撑腰的原因在,那么,这个时候,他们才算是真正开始反思,自己的考虑是不是有问题。

    原来,不知不觉当中,自己等人,也被这种朝廷风气影响了吗?

    不过,能够混到这个地步的人,无论自己的政治立场如何,但是到底都是心志坚毅之人。

    所以很快,他们就反应过来,天子的话是有问题的。

    圣人之理固然是治国之道,但是,如果只靠圣人之理就可以治国的话,那么,早就天下大同了。

    天子说的道理没错,的确,没有理由朝廷只能为有冤者平反起复,而不能追究幸进之辈。

    但是,问题是,大道理说起来好听,但是到了最后,还是要面对现实的问题的。

    现实就是,真的要这么做的话,必然会引起朝堂不宁,得不偿失。

    朝堂之上,确实不能只顾利益得失,不讲公理道义,但是,如果一切都只会照搬道理,不顾利益得失的话,那么,也是不长久的。

    一念至此,老大人们总算是回过味来了。

    说到底,天子这还是在给王文这个老家伙撑腰呢!

    要知道,和天子打了这么久的交道,他们从不认为,天子是一个迂腐的拘泥于规矩,只会讲大道理的人。

    他老人家在朝局上的手段,那是有目共睹的。

    但凡是天子想要推动的事情,回回都是面子里子都要收,几乎无一例外。

    这样的皇帝,你说他会天真到不顾现实,只讲大道理?

    老大人们默默的看向王文,最终,陈镒轻咳一声,道。

    “陛下圣明,臣等知错!”

    于是,其他的一干大臣,除了王文之外,也紧随其后,跟着道。

    “臣等知错!”

    见此状况,王天官满意了,得意洋洋的站在远处,就差叉腰了。

    不过,如这些老大人们所料想的一样,天子倒也不是无原则的袒护王文,沉吟片刻,天子又道。

    “卿等的顾虑,朕也明白。”

    “天官方才所说,有些地方的确不好施展,前番太子出阁,朕刚下了大赦天下的诏书,此刻若再追究过往之事,的确不妥。”

    “但是,有一条,诸卿总是要明白的。”

    “那就是,圣人之理,乃是治国之本,有些时候,迫于局势不能做到,可若弃圣人之理,则与小人无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