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一章:幕僚-第2/4页





    但是如此一来,租种这些田亩的佃户,就会全部失业,严重的话,甚至会产生大批的流民……

    往常时候,杜宁可能狠一狠心,也就这么做了。

    可是现如今,知道了天子的想法之后,他自然不可能再去触这个霉头。

    除此之外,激进一点的法子,譬如劝说朝廷削藩,或者直接以隐匿田亩的罪名问罪诸王,平缓一点的法子,譬如和地方的仕绅合作等等……

    杜宁在朝这么多年,虽然大多数时候是纸上谈兵,但是,终归位在中枢,见到的奏疏政务多得很。

    这些办法,他甚至能够列举出七八种。

    但是,就如他所说,这些办法,都有严重的后遗症,区别只在于轻重罢了。

    如果说,杜宁只是一个普通的地方官,这些办法他尽可以去用。

    然而,如果说杜宁的目标,是能够通过朝廷上下和天子的考验,漂漂亮亮的完成整饬军屯的任务,给自己的履历再加上光鲜的一笔。

    那么,他就必须做到两全其美!

    还是那句话,一省之地都管不好,天子怎么可能放心,将六部,都察院,内阁这样的中枢衙门交给他呢?

    因此,虽然内心沮丧,但是,杜宁还是不得不老老实实的承认,现在的他,距离七卿还差着一大截。

    不过,这也让他更加痛下决心,回去之后,一定要好好的把这中间所有的关节都盘理清楚,拿出一个最有效,也最能兼顾百姓利益的方案来。

    看着有点泄气的杜宁,朱祁玉的脸上浮起一丝笑意。

    人哪,有些时候就得好好敲打敲打!

    平心而论,杜宁是个人才,他虽然饱读诗书,但是,却并不是那种死读书的人,相反的,他的学习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都非常强。

    前世的时候,杜宁其实是在土木之变后受到的重用,和于谦一起协理军政,而且,那个时候他正值父丧,是被夺情起复,朝中颇有议论。

    顶着这种巨大的压力,杜宁虽然开始的时候还有些生疏,但是很快就成熟起来,屡次被于谦称赞,几乎成了他的左膀右臂。

    这一世,因为朱祁玉亲自统掌全局,于谦负责的事情被大大压缩,所以,杜宁虽然同样被夺情起复,但是,却没有在瓦剌之战当中发挥太大的作用。

    不过,对于他的能力,朱祁玉是认可的。

    只是,以杜宁如今的年纪,一下子被如此提拔,虽然是机缘巧合,但是惶恐过后,心中必定会有一次若有若无的得意与骄矜。

    这种情绪,可能连杜宁自己都未必能察觉的到。

    但是,如果放任不管的话,杜宁势必要吃些苦头。

    所以,这次陛辞,朱祁玉先是对杜宁以重臣之礼待之,再毫不留情的指出他的理想化,便是想要打消他的这种焦躁之意。

    一念至此,朱祁玉心中哼了一声。

    陈循这个老家伙,这次怎么着也得好好的谢谢他。

    自己的学生自己教不好,还得让他这个皇帝来提点。

    事实上,这场奏对,看似是杜宁辛苦,但是朱祁玉自己,其实也不轻松。

    他既要打消杜宁的骄矜,又要提点于他,让他看清楚自己未来的路,而且,还要顾及到杜宁会不会受打击太过,失去信心。

    该施压的时候施压,该平和的时候平和,这要是换了其他人来,就算愿意费这个心思,也未必有这个能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