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君子可欺之以方-第2/4页





    不得不说,天子的这番话,也出乎了他的意料。

    事已至此,他倒是没想过天子会不让他去,毕竟,任礼的案子审不清楚,天子也承受着压力。

    所以,派锦衣卫同行也算说得过去,可最后的两句话,却着实有些耐人寻味。

    按理来说,金濂是去甘肃查案,所以,只需传旨给甘肃总兵官即可,但是,天子特意提到了宁夏总兵官张泰。

    并且,还特意强调了,如有必要,可以暂时调动宁夏官军。

    这意味着什么?

    在场不少人都知道,王敬是任礼的旧部,所以金濂此去查案,必定不会顺利。

    可,王敬再是任礼旧部,也毕竟是朝廷官员,有了于谦之事殷鉴在前,给他再大的胆子,也不可能再行谋刺之事。

    就算是他胆大包天,金濂的身边,还有锦衣卫保护。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情况,才需要调动官军呢?

    在场众人,几乎是第一时间,心中便浮起了两个字……

    兵变!

    大规模的调动官军,要么是有战事发生,要么就是为了镇压变乱。

    如今大战方止,也先元气大伤,正是休养生息之时,再犯边境的可能性很小。

    而且,就算是也先来犯,甘肃自有镇守边军应对。

    若是小规模的侵袭,用不着劳动宁夏的官军支援,若是大规模的进犯,不用请旨,各地主将自会酌情调兵,轮不着金濂一个去查案的刑部尚书做决定。

    所以,需要由金濂持旨意调动官军的情况,只可能是甘肃本身的官军出现了问题。

    而且,必定是大问题,大到了需要调兵镇压的地步!

    真要是闹到这种程度,除了兵变之外,恐怕没有其他的解释。

    一念至此,所有人的额头上都不由渗出一丝冷汗,他们早就清楚,这件案子的内情吓人。

    但是,真的严重到了这等程度吗?

    在场的一众大臣皆是惊疑不定,唯有于谦的神色有些复杂,与此同时,作为当事人的金濂,也不由有些迟疑,道。

    “陛下,这似乎不太妥当……”

    便宜行事之权当然是好事,但是问题是,陛下您倒是给密旨啊,这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金尚书不由脸色有些发苦。

    王牌捏在手里,才是王牌。

    要是掀开来,那别人岂会没有防备?

    虽然说在场的都是可以信任之人,但是,知道的人多了,难免就会走露风声,就算是不泄露出去,这种便宜之权,也是会遭人羡慕嫉妒恨的呀。

    所以,踌躇了片刻,金濂还是决定推辞一下。

    当然,最主要的是,仅凭现在的证据来看,这件案子尽管可能牵扯到一部分任礼在任时的边将,但是,主要的责任还是在任礼的身上。

    这种情况下,金濂不认为甘肃上下,会闹到兵变这么严重的程度。

    要知道,朝廷对于边军的管理,历来十分严格,并不是总兵官可以一手遮天的。

    甘肃除了有总兵官,还有副总兵官和协理军务大臣,甚至还曾经有镇守太监。

    就算是王敬自己胆大包天,只要金濂有旨意和堪合在手,找上这几个人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调动甘肃的官军,直接将王敬罢免圈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