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攻阳和



  夜,阳和口。

  作为也先大军后勤转运的重要枢纽,阳和关留驻了将近五千人的大军。

  这座边陲小城,原本应该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但是此刻却只剩下无数巡逻的瓦剌士兵,和一辆辆几乎不会停歇的马车。

  远处的一片黑暗当中,一队人马隐没在小小的丘陵后。

  杨信远远望着依旧燃着灯火的阳和口,轻声开口问道。

  “什么时候了?”

  身旁的参将同样压着声音回答道:“将军,寅时三刻。”

  杨信点了点头,道:“和范将军约定的时间,还有不到一刻,叫兄弟们准备,拂晓之时,攻城!”

  黎明之前,才是最黑暗的时候。

  阳和口的城墙一丈余高,但是是土墙,不过这对于长久只能在草原上逐水草而居的瓦剌兵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天气越发的寒冷了,守城的几个瓦剌兵,忍不住偷偷灌了几口马奶酒。

  长夜漫漫,一堆人又忍不住发起了牢骚。

  “听说太师已经打到紫荆关了,要不了多久,就能只取大都。”

  “那有什么用呢,荣耀和功绩都是别人的,和我们这些只能运送粮草的毫无关系。”

  “所以我们到底在做什么,长生天的勇士应该骑着骏马在战场上,而不是躲在这座该死的墙后面……”

  说着说着,这几个瓦剌兵就离开了城墙,凑到了一起,借着一旁火把的光亮,高谈阔论。

  “你们在做什么?”

  一道隐含怒意的声音响起,顿时吓得几个瓦剌兵从地上跳了起来。

  “孛……孛罗大人……”

  在他们身后,是一个裹着裘皮的蒙古贵族,身后跟着十几个随从,此刻正挥舞着手里的弯刀,朝他们低声的吼叫着。

  作为后勤转运最关键的地方,也先自然要留下可以信任的人,孛罗,也先的亲弟弟,负责把守阳和口。

  望着几个灰溜溜跑回去值守的瓦剌兵,孛罗感到一阵头疼。

  草原上的勇士,向来崇尚自由和勇武。

  他们更希望的是,能够骑着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奔腾,或者是拿着锋利的弯刀,在战场上收割生命。

  守城,对于他们来说,无聊而乏味。

  这些日子以来,他已经三令五申,但是还是无法提起底下这些士兵的警惕性,逼得他不得不每个晚上,都亲自过来巡视。

  叹了口气,孛罗抬脚准备朝下一个城门走去,却忽然停住了脚步。

  他感到大地在轻微的震动!

  顾不上身上昂贵的裘皮大衣,孛罗立刻俯身趴在地上,耳朵贴着地面,就连呼吸也紧紧的屏了起来。

  不过几个呼吸,孛罗就站了起来,面容阴沉似水。

  是骑兵,至少有四千人以上的骑兵!

  劈手从身旁的传令兵手上夺过号角。

  旋即,嘹亮的号角声响彻了整个城门。

  一盏盏火把被点亮,原本黑暗的城池迅速被照亮,孛罗紧紧的盯着远处。

  晨曦的第一缕微光洒向大地,远处东北方向,升腾起高高的烟尘。

  熹微的晨光当中,一柄“杨”字大旗,烈烈当风。

  杨?

  孛罗心中涌起一个可怕的猜测,心中顿时一慌,揪着身旁随从的衣服,吼道。

  “快,去把西城的两千人也调过来!”

  阳和口名为城实为堡,由一个个堡垒接连而成,东进西出,往东是宣府方向,往西是大同方向。

  因为和大同相隔不远,所以孛罗时刻关注着大同的动向,五千人有近三千都放在了西城。

  却不曾想,来的竟然是宣府的杨家!

  他只能暗自向长生天祈祷,并不是“杨王”亲自领军过来,不然的话,他是无论如何也守不住的。

  “阿剌知院这个废物,竟然连一个空虚的宣府都看不住。”

  孛罗心中不住的咒骂着,眼睛却紧紧的盯着远处越来越近的杨字大旗。

  与此同时,西城门处。

  瓦剌兵集结的很快,守城是他们的弱点,但是作为草原上的部族。

  即便是在自己的部落里,也要谨防夜里有野兽狼群的袭击。

  所以凡是草原上的勇士,每到夜里警惕性都非常高。

  尤其是,在孛罗三令五申的情况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