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澶渊之盟-第7/11页
趴在地上的辽将见再没有箭射来,便匆匆爬起来,将萧挞凛抬上马背,仓皇逃回大营。因伤势过重,当晚,萧挞凛不治身亡。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萧挞凛,这位萧太后的堂兄,陈家谷之战生擒杨业杨无敌,康村之战生擒王继忠,南征北战,勇冠三军的三军统帅,兰陵郡王,践踏祸害过宋朝无数军民百姓的大辽国宝级名将,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死在宋军一位无名小校手中。真是
宋辽战争打了这么多年,萧挞凛是唯一一个在宋军斩首行动中丧生的辽军统帅。张环也成为大宋第一个被载入史册的最成功狙击手。
第二天,萧挞凛的灵柩运到萧太后营帐,萧太后一见放声痛哭,下令辍朝五日,为萧挞凛治丧。
《辽史》载:“挞凛按视地形,取宋之羊观、盐堆、凫雁,中伏弩,卒。明日,轊车至,太后哭之恸,辍朝五日。”
萧挞凛一死,辽军士气一落千丈,宋辽之战迅速进入了战争拐点。
◆ 双龙会
景德元年(1004)十一月二十六日,真宗的车驾来到澶州南城。
宋军将士们全在北城和辽军对峙,南城没有辽军,相对比较安全。要想鼓舞全军士气,真宗的御驾必须前往北城。
车驾在黄河浮桥渡口停了下来,真宗望见黄河对岸的澶州北城,烟尘滚滚,心中不免又打起退堂鼓,想要掉头回南城,临阵脱逃。
气可鼓而不可泄。在真宗身边待命的高琼一见情况不对,这时候,说什么也不能让车驾往回走。如果真宗停在南城不走了,宋军将士见皇上都这么怕死,不敢来北城,还有谁愿意为朝廷卖命。如果丢掉澶州,大宋的江山也就基本玩完了。
就在这个千钧一发之际,高琼催动坐骑,来到车驾前,扬起手中的马鞭子,照着拉车的御马,狂甩数鞭子。
御马被抽得生疼,稀溜溜一声爆叫,顿时抖起精神,拉着真宗的车驾,飞一般地,通过黄河的浮桥,眨眼间登上北岸。
李继隆、石保吉,协同澶州地方官员,将真宗迎进澶州北城。在寇凖和高琼的授意下,李继隆、石保吉等人又簇拥着真宗登上北城门楼,以示督战。
辽国皇帝御驾亲征打到澶州,宋家天子也是御驾亲征,登上澶州北城楼,宋辽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王对王”的双龙之争。
寇凖命人打起龙旗,张开黄罗盖伞。真宗“召诸将抚恤慰问”,同时将抓获的辽国间谍,斩首示众,以激励将士。
澶州内外的宋军官兵,见到城楼上的黄龙旗和华盖,知道皇帝御驾亲征,亲临一线,顿时跪倒,高呼“万岁”。诸军皆呼万岁,欢呼之声,声震数十里,气势百倍,辽军骇然。
寇凖一直主张皇帝亲征,“亲征者所以激将士之用命”,看来此言不虚。
真宗在北城楼转了一圈,也被军民这种忠君报国的高涨热情所感染,至此,真宗稍安。将军务大权悉数委任寇凖,命令车驾折返南城行宫。
真宗驾临澶州前线,宋军军民士气大振,激情澎湃,斗志昂扬。很快,有数十万的大宋军民齐聚澶州。相比之下,辽军因为死了统帅萧挞凛,则显得士气十分低落。
◆ 澶州结盟
萧挞凛不死,大难不止。辽军军心动摇,“或是天厌其乱,使南北之民休息者耶!”
此次南征,辽军一直打到黄河边,挺进宋朝腹地,战线拉得过长。二十万大军,每天人吃马喂的,不知道要消耗多少粮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