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府鏖兵-第3/6页



  雷有终发现情况有些不对,询问军医才得知宋军中了叛军的道儿。

  王均知道毒箭奏效,大喜,便每日在城中大宴群臣,歌吹之声达于城外。宋军在城外,饱受雨水、蚊虫和瘟疫之苦,加上吃不好睡不好,听到叛军如此猖狂,幸灾乐祸,心里面这个气就不打一处来。

  为防止传染,雷有终下令将发病的将士单独安置一处,跟大家隔离开来,并在营中各处点燃艾草,驱逐蚊虫,净化空气,又派人到周边各州购买草药,煮了水让全军将士又喝又洗,情况这才好转。

  此后两三个月,宋军不断地发起攻城之战,什么挖地道、用水灌、火烧城门、洞屋作战;什么强攻、硬攻、佯攻,将那些能想到的战法,统统试了一个遍,依旧难有进展。

  宋军唯一能做的就是将这益州城围了个水泄不通,雷有终后来也想明白了,自己不妨也学学当年曹彬打南唐,总有一天,敌兵会把城内的粮食吃完的,我不打你也能困死你。

  然而,王均可不这么想,他命令蜀军从城内往外挖地道。夜里,蜀军从地道里钻出来,经常杀官军一个措手不及,等到宋军反应过来,蜀军又溜之大吉,逃得无影无踪。

  ◆最能打的宦官出马

  真宗得知益州前线战事推进缓慢,便从河北抽调定州行营铃辖秦翰,担任两川捉贼招安使,急速前往益州,协同雷有终指挥作战。

  秦翰,字仲文,获鹿人,北宋宦官名将。十三岁入宫,开宝年间,升迁至高品太监,太宗时,开始参与抵御契丹以及讨伐党项李继迁的军事行动。

  秦翰作战勇猛,善于领兵,有勇有谋,被称为大宋朝最能打、最有战斗力的太监。曾经四十九次负伤,为捍卫大宋边疆,立下赫赫战功,堪称战神。秦翰不居功,不揽权,不谋私利,没有一点娘娘腔,非一般的将帅所能相比。

  一到成都,秦翰就在雷有终的陪同下先视察了益州周边的地形地理,为方便攻城和观敌料阵,他建议在城北鱼桥堆起一座土山。同时开始在多处挖掘地道,将挖出的土全部堆到土山上。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一回,宋军的敢死队在夜间钻入地道,摸进城中,一把大火将蜀军的军械库烧了个精光。

  咸平三年八月,宋军开始攻城,一举攻克城北羊马城。

  秦翰命人建造雁翅敌棚,覆盖在洞屋上面,宋军这才得以逼近罗城。

  宋军的一举一动,王均也是看在眼里,他命人在城北建造敌楼,用以打击宋军的洞屋。又命人围着罗城,再修筑一道月城抵御官军。

  自从上次的毒箭被官军识破,这段时间,王均又命人配制出一种更厉害的毒药,涂抹在箭头上。这一回不是溃烂,而是一箭毙命,中者立死,甚是狠毒。

  九月,官军这边坚不可摧的雁翅洞屋造成。

  这种洞屋箭射不穿,火烧不坏,石头砸上去,也就是个白点,全都滚落地下。宋军开始再次攻城。

  两位主帅各司其职,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由秦翰指挥在东、西、南三面鼓噪攻城,从城头攻进去;雷有终和石普分别指挥两架洞屋,向城墙全速推进,想要破墙而入。

  秦翰亲临前线,命宋军用床弩和投石车,将火箭火炬,尽行抛射到城头,把蜀军的敌楼暗垛,尽行毁去,为攻城的部队除去障碍。

  指挥作战中,秦翰的手臂被流矢射中,血流不止,犹自督战不息。官军见主帅如此英勇,更加玩命进攻。

  宋军将洞屋抵在城墙上,躲在里面的工程兵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开始拼命凿墙。

  大雨让宋军吃尽了苦头,这下却也成了他们的帮手,被雨水长期浸泡的城墙,很快被官军凿出了一个大窟窿。

  蜀军手持长枪大戟,堵在洞口,有敢露头的,统统戳死,宋军一时无从进入。

  雷有终急了,大叫道:“谁能率先抢入,赏银五十两!”

  有两名士卒应声而出,一手执盾,一手挥戈,直冲而入,连砍数敌。守在洞口的蜀军稍有迟疑,宋军呼啦一下子全都涌入城去。

  益州城就这样被破防了!

  攻城的将士也有收获,宋军从三面登城,蜀军百密一疏,被抢得先机,攻占城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