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谁同意?谁反对?-第3/5页
9年的基础教育,在这个时期已经很长了……
学习的压力虽然大,但比起吃不饱饭来说,汉耀体系的高压学习倒也是算不了什么。肚子饿与脑子累,人们还是聪明的选择了脑子累,明眼人早就看出来了,汉耀中学的学生就是朱家在培养人才。
不同于现如今各个行业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培养模式,汉耀中学的这种培养模式更像是如今枪炮厂提倡的流水线线式的培养,批量生产一批高质量坯子,再送去国外锻造成材,这就是汉耀体系的培养。
瓷房子里如往常的一样,但是侨居区从保险队进驻的第二天便有了变化。
“一二一!”
“一二一!”
第二天,冰城侨居区的早晨被一阵整齐的声音吵醒,侨居区守备部队驻地在侨居区最为核心的位置圈,毗邻着冰城火车站,总的说距离瓷房子也就1公里多的直线距离。
冰城,如果算上后世冰城的范围,建城历史应该能追溯到金朝,辽天庆三年,完颜阿骨打继任都勃极烈(完颜部首领),天庆四年大败辽军,后逐渐统一女真各部。天庆五年(1115年)称帝,国号金,都会宁。
会宁也就是后世冰城的阿城区。
不过现在,冰城远远没有后世的规模,1896年,从松花江边几十个村子的小部落,依靠着西伯利亚大铁路满洲支线建设,从冰城火车站开始,这里发展成如今的样子,可以说俄国人可是出了大力气的。
比起混居区被调理的清清楚楚,侨居区目前的情况可是复杂的多。
冰城总人口在今年秋收之后正式突破了17万人,这是猎人和汉耀合作估计的数字。
除去混居区约10万人的常驻人口,侨居区也占着大半。在侨居区,俄国人就占了大半部分,有着4万多人的规模,剩下的就是将近十几个国家,约3万余侨民。
20世纪初是一个混乱的时期,如同汉耀设计部首席设计师的科斯佳一般,从法国革命中逃出来的贵族、欧洲地区混不下去的犹太人、俄国的政治犯等等都定居在冰城的侨居区。所以,俄国人打从一开始其实很是注重侨居区治安。
响亮的号子声成了侨居区的起床闹钟,沙俄军队的日常训练嘛,总有些一言难尽,可以说打仗这事儿可能靠的是天分。但是,中国有个伤仲永的故事,天赋再强,没有后天刻意的训练终究如同水中捞月。
原俄守备部队的作训场同时施展不开4000人训练。这每天早上晨跑拉练,在朱传文批准下,开始在侨居区的大街小巷进行。
一个俄国商人撩开自家的窗帘,看着外边远去的保险队背影,心里还真是有点庆幸,好在自己已经提前加入了冰城工人联合会,往后应该不会被这些带枪的人威胁了。
他太知道之前俄**队的尿性了,不说什么高尚的品德,单单以己度人,就已经开始思索起自己有些难受的未来。所以在听闻守备部队与保险队换防的消息之后,这些俄国商人就是在害怕这些保险队士兵开始要向着他们动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