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你小子很坏啊【第三更!求订阅!求月票!】



  回到家,柳铭淇才吃了晚饭,正准备出门溜达一圈,看看自家的工坊,这边宫里就来人了。

  说是景和帝让他过去。

  最近一段时间,景和帝都在忙着赈灾的事情,好久没有理会柳铭淇了。

  忽然间来找他,一时间还挣不到怎么回事。

  等到柳铭淇进了宫,到了御书房,见到了皇帝,他第一句话便是:“臭小子,你今天又在乱说什么?啊?我不是跟你交代过吗?不许你说票盐制的事情!这下子好了,全京城都传开了!”

  上次柳铭淇在出主意让盐商们吃下一千万份盐引的时候,就跟景和帝说过票盐制的事情。

  当时景和帝吓了一跳,赶紧的阻止了他,让他不要再说,否则会引起天下大乱。

  结果皇帝万万没有想到,柳铭淇居然这么轻而易举的便说了,而且是在茶会上面当着那么多人说。

  消息很快的便传了出去,让正在吃饭的景和帝当即就拍了桌子,让人把这个臭小子给叫了过来。

  也就是景和帝了。

  换了另一个皇帝,一定是先拉下去暴打一顿,再让柳铭淇来跪着说话。

  柳铭淇闻言微微一笑,“陛下,是不是翰林院的一群新科进士们上奏折请愿了?”

  “是你个头!”皇帝气得都用了俚语,却又蓦的一惊:“哦,对啊,如果他们再掺和,朝廷上岂不是更乱了?”

  翰林院的进士们都是年轻人,和那些利益方掺和得并不深,所以完全有可能凭借着一腔热血来上奏章,申请废除盐引制,换成票盐制。

  要是那样,朝廷可真的很难低调处理了。

  景和帝倏的望向了柳铭淇,“铭淇,你给我老实说,是不是你故意的?”

  皇帝虽然善良宽厚,但不是傻子。

  柳铭淇如果是无意中说出了票盐制,那么他肯定不会现在讲进士们上奏折的事情。

  两个事情一联系,景和帝便知道其中有鬼。

  “当然。”

  柳铭淇不否认的道。

  “为什么?”

  “因为朝廷缺钱啊!”柳铭淇道,“眼下从江南来的临时盐引款子一千二百万两银子,不是已经用了五百万两了吗?这还不包括灾后重建等等的补贴,能撑到年底都算不错了!

  这就意味着,今年刚刚入库的秋赋也保不住,无论粮食还是税银,全都得投到这些破烂的摊子里面。

  问题是这一次能勉强过关,如果明年也发生类似的灾害呢?在进一步消耗朝廷的积蓄了之后,朝廷还有能力继续应付吗?”

  柳铭淇就差说一句,当初我大明亡,也并不是烂得该亡,纯粹是天亡我也!

  哪个朝代会像大明那样,持续几十年的各种风、冻、旱、涝、蝗等等灾难一遍一遍的反复折腾?

  如果没有这些,区区的女直,哪怕是再强盛,也没办法破开长城防线。

  他们最大的可能只会像是瓦刺那样,几十年兴盛之后,迎来分裂败亡。

  柳铭淇现在生活在大康朝,他不希望看到灾难接踵而来,从而直接毁掉了这个本来就挺好的国家。

  因此,他必须要帮着想办法来。

  说白了,解决困难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最应急的一点,便是拥有更多的钱。

  只要一个国家有了钱,那么绝大部分的问题都能解决。

  哪怕是我大宋,当年亡也是亡在了天下无敌的大元手上,完全不能说人家不能打。

  你仔细想一想,铁木真等几代雄主,数十年灭掉了大小上百个国家,看似懦弱的我大宋却差不多是最后一个被灭掉的,能坚持这么久,你敢说我大宋懦弱?

  我连大蒙最后一个大汗都能打死!

  还弱!?

  而我大宋靠什么支撑?

  不就是钱嘛!

  所以柳铭淇一早就想好了办法,要帮大康朝找钱。

  ……

  景和帝听到了柳铭璟的话,心中顿时浮现出“果然是这惫赖小子的行事风范”的感悟。

  不过这小子说得倒是挺有道理,那些担心恰好就是朝廷丞相们,以及他忧心忡忡之所在。

  “可是再怎么缺钱,朝廷也不可能改变现在的盐政制度,从而转向于票盐制的。”景和帝首先就先封死了柳铭淇的话,“你再怎么的策划,再怎么的引发讨论和上书,都没有效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