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金瓜?不,是神瓜!-第2/3页



  没想到的是,杜立峰很快就看到了柳铭淇露出了陶醉的神色。

  “!?”

  杜立峰以为自己看错了,但揉了揉眼睛一瞧,的确是啊!

  而且小王爷的眼睛里好像有泪光闪动!!!

  难道金瓜的魅力真的这么大,连上国的小王爷都被征服了?

  一时间,杜立峰心中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他可不知道,金瓜干虽然好吃,但绝对不是柳铭淇吃过最好吃的东西。

  之所以柳铭淇这么的激动,原因根本不是因为味道。

  而是金瓜干本身!

  这哪里是金瓜?

  根本就是神瓜!

  是救苦救难,让我黎民百姓免受饥饿之苦的神瓜啊!

  在另一个世界,它还有一个更加响亮让人熟知的名字——红薯!

  顺治和康熙靠着它,硬生生的撑过了小冰河时期。

  清朝的稳定,几乎全靠了红薯和另一神物土豆的作用。

  曾经有人说过,如果红薯和土豆能提前五十年得到广泛的种植和食用,那么明朝的农民起义就不会那么凶猛,没有了内患之后,明朝就不会那么着急解决女真,从而一次次的犯下大错,最终导致灭亡了。

  没有那么多的冲动对决致使精兵强将全军覆没,明朝只要靠硬耗,都能把我大清给耗死在白山黑水之间。

  从康熙到乾隆年间,我国人口从一亿一下子膨胀到了四亿多,这里面的最大功臣便是红薯和土豆。

  它们能让穷人都敢生孩子,能养活那么多孩子,说是神物,一点儿都不过分。

  哪怕是到了二十一世纪,红薯和土豆都是一个好东西。

  即便是大米有时候产量不够,朝廷诸公也没有太惊慌,其中一部分原因,也在于实在没办法了,红薯和土豆也能顶上,根本不可能出现大规模的饥荒。

  所以无论哪个朝代,这个吃的就是第一重要的事情。

  而红薯和土豆这种超高产粮食作物,就是所有人的底气。

  大康朝固然是繁荣昌盛,正在走在一个盛世的路上。

  但是这么一亿五千万的人口里面,吃不起饭的人起码都有两三千万,如果只算每日能得到温饱的人,那么最多只占一半的人口。

  稍微遇到一些天灾人祸,那么贫困潦倒的人还要再增加不少。

  如果有了红薯这样的神物,柳铭淇敢保证,二十年之内就会将吃不起饭的人减少到可以忽略不计,五十年之内,大康朝的人口能再增加一倍!

  太祖爷爷说得好,人口就是一切,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做不出来?

  柳铭淇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小半年的时间了。

  大康朝这么一个从来没听说过的朝代,制度有点像是宋朝,也有点像是大明,还有一些像是大清……但总体来说,它比这三个朝代都要好。

  至少作为这个朝代的亲王世子,柳铭淇是希望它能有一个长达一百年的盛世的。

  康乾盛世不就有一百三十多年嘛,大康朝没有理由比它差。

  至于之后怎么样,柳铭淇都已经去天上见仙女姐姐了,也管不了那么多。

  想要让大康朝盛世绵长,这个红薯就很重要,可以说非常非常重要,在柳铭淇心中甚至能排在第一。

  也是老天爷保佑,居然让自己在这里看到了红薯,可见老天爷还是有眼的。

  如今大康朝已经建国八十余年。

  景和帝虽然是一个好皇帝,但这些年的灾难太多,他的责任心又太强,总是全力去救灾,弄得国库非常空虚。

  今年春天的云梦泽水灾过后,接着又是二十年不遇的蝗灾,使得皇帝不但要再次动用内库钱帛,还得靠着向江南的盐商们再次增加盐引份额,才能度过难关。

  如果像是今年的灾害,再来个两三次,恐怕问题就大了。

  有了红薯,解决了最基本的吃饭问题,任何问题都不再是紧迫的了。

  咀嚼着红薯干,感受着里面的淀粉甜味,柳铭淇想了很多很多。

  直到杜立峰不停的小声呼唤他,少年才回醒过来。

  看着这个又黑又瘦小的宿雾国王子,柳铭淇的眼睛都在发光。

  “殿下……”杜立峰心头有些害怕,“您……您没什么吧?肚子不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