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大明的未来-第2/3页



  “大人,荷兰人在巴达维亚、马六甲等地,加起来也不过一万人。即便是海上作战,我山东水师也是稳操胜券。”

  赵应贵的自信,并非凭空而来。

  如今的山东水师,战船上配有各种口径的卡龙炮,战船的底部增加了铜板护罩,船舷和甲板外罩钢板,水师士兵配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拉管式震天雷、自发火铳,可谓是武装到了牙齿。

  再加上人多势众,兵强马壮,将士们自然是充满了信心。

  “还是稳重些,不要太过激进。这每一艘战舰,都是从牙缝里省出的钱,可要爱惜!”

  王泰郑重叮嘱了一句。

  山东水师耗资巨费,河南卫穷兵黩武,卫所入不敷出,若不是各种产业收入,又自炼钢铁,自铸火炮,自造火器,恐怕水师的建成,还不知要耗时多久。

  而一支强大的水师舰队,也决定着大明海外殖民和移民的前途。

  纵观历朝历代,一旦出现危机,人口问题总是第一因素,只要解决了人口问题,危机也就自然会消失不见。

  “赵应贵,让你做这南洋总理,你心甘情愿吗?”

  注意到赵应贵脸上阴晴不定,显然对被“发配”到南洋还惴惴不安,王泰沉吟片刻,问了出来。

  “大人,虽然我是钦犯,但……朝鲜也比南洋强啊!”

  赵应贵的话,让王泰哈哈笑了起来。

  “大人,要不琉球也行,台湾我也愿意。这南洋……”

  赵应贵急了起来,急赤白脸。

  “赵应贵,你啊!”

  王泰指着赵应贵,语重心长。

  “南洋距离大明,不过两三千里,从北京到广州,已经是近四千里之遥。将来我大明还要拓殖,开辟更大的疆域,更远的大陆,也许是万里之遥。你啊,眼光太短浅了!”

  他指着远处的吕宋岛,慷慨陈词。

  “不用二三十年,这里就会移民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到时候,这里也是中华之地,不是什么蛮荒之畴,而是王化之地,一年两到三熟,大明天然的粮仓。作为南洋的总理,封疆大吏,你如果真不愿意,我就把董士元或者刘朝晖调过来。”

  通过移民,自然就解决了土地问题,南洋、澳洲,甚至遥远的北美州,都是大明的新领地,人口上涨带来的诸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王泰的话,让赵应贵点头沉思,王威又结结巴巴问了出来。

  “大人,移民数百万人,恐怕不太好办吧?”

  中国人乡土观念强,叶落归根,衣锦还乡,要他们背井离乡,远离中土,似乎不太容易。

  “移民要循序渐进,大明天灾人祸,百姓困苦,这个时候移民,是最好的时机。

  比如那些吃不起饭的百姓,只要一家老小有饭吃,移民不是问题。再比如官府的补贴,提供住房,三年免赋等等。只要让百姓觉的去的不是蛮荒之地,衣食无忧,移民应该大有可为。”

  不说别的,光是大明南北数以百万计的流民,上千万的赤民,便是移民的中坚力量。

  王泰看赵应贵沉默不语,还要说话,王威大声喊了起来。

  “大人,西班牙人的战舰来了。大人还是退下去吧!”

  西班牙人的战船越来越近,双方在马尼拉湾的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也许,算不上一场大战,毕竟,双方的力量实在悬殊。

  王泰举起千里镜,向着前方看去,西班牙人的几十艘战船,正在向山东水师的战船驶来。

  “大人,西班牙人疯了吗?”

  30多艘西班牙战船,竟然敢对抗10倍以上的大明水师,西班牙人的勇气可嘉。

  西班牙战船纷纷向前,和铺面而来的山东水师战船数里之遥,马上就是一场大战。

  “不是疯了,而是他们知道他们做了什么。”

  王泰冷冷一句,转身向船舷下走去。

  “赵应贵,王威,不要俘虏,血债血偿,这里就交给你们了。”

  赵应贵和王威都是心惊肉跳,连忙点头称是。

  这一次,怕又是人头滚滚,血流成河了。

  “大人,那要是西班牙人投降,却该如何?”

  赵应贵脸色难看,低声问了起来。

  “仗该怎么打,难道还要我教你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