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请战-第2/3页



  董有为虽然专注于民政,垦荒赈民,兼顾百业,很少过问军事,但屡次战斗,他都被留下来固守河南,职位虽然在众将之上,还是让他很是不爽。

  谁都知道,河南卫军,凭战功升官加爵。自己呆在大后方,又那里有出头的机会

  不过,河南卫军军纪森严,军人只能服从命令,他虽然满腹牢骚,但也只能接受。

  董有为话音未落,军士匆匆跑了过来。

  “快说,军中为何喧哗”

  外面的声音响亮,异口同声,董有为也明白过来,这是河南卫军将士们请战的声音。

  春秋大义,华夷之辨,国家民族,耳濡目染,身处军队这个大熔炉,将士们同仇敌忾,恨鞑子入骨,这是水到渠成的必然。

  “大人,将士们在外请战,要求大人挥军北上。”

  军士也是一脸惊诧。军中的这些骄兵悍将,人人都是战争狂,口里每日都是封狼居胥,汉唐之风。他们这个时候闹事,绝非偶然。

  “北上!杀虏!”

  大营外,数百将士坐在地上,嘴里高呼着口号,慷慨激昂,不知疲倦。

  而大营中的宣武卫将士,从营中各个方向聚集而来,人数越来越多,许多人也是加入了请愿的人群。

  “你们这是在干什么,难道不知道军法无情吗?”

  董有为脸色通红,大步出了营房,向示威的人群大声喊了起来。

  “董大人,我们要见王大人,我们要北上杀虏!”

  前排静坐的人群之中,有将领大声喊了起来。

  “张世雄,大人对你恩重如山,你还在这里聚众闹事!还不速速回营,约束部众,否则军法从事!”

  董有为的怒吼,并没有让叫张世雄的军官退缩,反而让他更加义正言辞。

  “董大人,我是山东济南人,鞑子杀了我一家,父母之仇不共戴天,我只是要见王大人,让他带我们北上,何罪之有”

  张世雄的话,让下面的将士们纷纷开口,人人都是激愤。

  “血债血偿,北上杀虏!”

  “血债血偿!”

  “北上杀虏!”

  静坐者怒吼声不绝,许多人红了眼眶。

  “张世雄,你们……这是在违抗军令呀!”

  董有为的指责声有气无力,轻轻摇了摇头。

  军心可用!如果没有礼义廉耻,如果没有这份血气,没有这些桀骜不驯的骄兵悍将,河南卫军的战斗力何在!

  一瞬间,他忽然响起王泰的一段话来。

  “一个剑客,和对方的剑客对阵,明知道不是对手,明知是死,也要亮剑,勇敢地搏斗一番。倒在对方的剑下并不可耻,但要是不敢亮剑,那才叫耻辱!”

  剑客,敢于亮剑,这不就是军人的血气吗?

  “各位兄弟,王大人回来,我一定把各位兄弟的话带到,各位兄弟,散了吧!”

  “兄弟们,王大人已经向朝廷上了奏折,要求带兵北上,众位兄弟,你们就安心等待吧!”

  董有为和将领们大声劝解,请战的将士们却不为所动,原地静坐。

  “董大人,我们在此等待王大人,你们请回吧!”

  张世雄等人坐在地上,不再言语,董有为等人面面相觑,没有办法,摇摇头各自离开。

  这些个家伙,恐怕也只有王泰,才能让他们心服口服。

  李定国看了看周围,轻轻摇了摇头。

  请战的军官至少几百人,有这些骁勇善战的悍将们,河南卫军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要是王大人当了皇帝,兄弟们就不用苦等了。王大人一定会率兄弟们北上,灭了建奴的威风!”

  静坐的人群之中,有人忽然开口,引起周围人的一阵附和。

  “王大人当了皇帝,兄弟们肯定是心甘情愿!”

  “王大人爱民如子,他做了皇帝,天下的百姓,就不会再受苦了!”

  “几百年前,赵匡胤在河南商丘黄袍加身,自立为王,王大人为什么不可以以我看,王大人比赵匡胤更加仁义,更合适当这个皇帝!”

  众人议论纷纷,旁边的李定国也是心惊肉跳。

  看起来,这些年轻军官都是王泰的信徒,他们巴不得大明朝廷完蛋,王泰取而代之。

  远处一群铁甲猛士打马而来,中间簇拥之人浓眉大眼,布衣纶巾,马上挂着大弓,威风凛凛,器宇轩昂,却平易近人,让人无端生出好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