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自负-第2/3页



  姓刘的军士退后几步,指着杨嗣昌等人,声音尖利,面色严厉至极。

  杨山松见父亲纹丝不动,冷笑了一声,就去拔腰间的腰刀。

  “给你个狗胆试试!”

  杨山松的腰刀拔出鞘一半,刘军士已经大声喊了起来。

  “准备,装填弹药!”

  所有的军士一起取下肩膀上的火铳,开始装填弹药,他们动作一致,快速准确,就在杨山松等人惊诧不已时,众军士已经抬起了火铳,一起对准了杨山松等人。

  杨嗣昌心里一惊,他看了看周围的卫士,人人都是脸色煞白。

  “松儿,收刀退下!”

  杨嗣昌皱起眉头,训斥了一句儿子,冲一旁的卫士微微点了点头。

  “大胆,这是要去湖广督师的杨阁部,你们是什么人,还不放下火铳,向督师见礼!”

  卫士上前大声喊道,刘军士看着杨嗣昌,半信半疑。

  “有何凭据”

  杨嗣昌心里恼火,拿出自己的官印递给了卫士。要不是怀疑这是王泰的部下,他真想拿出尚方宝剑斩了此人。

  刘军士接过官印,仔细看了片刻,这才退回官印,朝部下摆了摆手。

  “收起火铳!”

  刘军士一声令下,所有军士快速收回了火铳,开始清退弹药。

  “刚才多有冒犯,还请大人恕罪!”

  刘军士上来赔礼,杨山松冷冷哼了一声,杨嗣昌又是一皱眉头。

  “退到后面去,不许说话!”

  以他朝廷督师的身份,自然不会和一个无知的军士计较。

  “你是那里的军士刚才这水井又是怎么回事”

  “回大人,小人是彰德卫的军士,负责巡查水井灌溉。王大人在彰德府清丈屯田,得罪了不少豪强乡宦,有人便对水井投毒,或是毁坏渠道。水井既要灌溉庄稼,百姓也要家里用水,是以小人等对此严加防范。”

  杨嗣昌脸色缓和了下来。这些军士是职责所在,恪尽职守,对他的不敬,倒是可以原谅。

  “你们的王大人可在此地”

  杨山松忍不住,又问了起来。

  “大人,听顾指挥使说,王大人接到朝廷的圣旨,已经四处去筹措车辆,准备转运军饷事宜。小人也听说所有饷银军粮已经准备齐全,这几日就会运往湖广,也不知是真是假。大人去了开封,应该能遇到王大人。”

  刘军士恭恭敬敬,却是不卑不亢,说话都是冲着杨嗣昌。

  王泰不在此地,杨嗣昌微微失望,看了看面色阴沉的儿子,提高了声音。

  “今晚在磁州歇息,明日一早动身,先去开封府宣读圣旨,尽快到达襄阳!”

  众人都是苦恼,督师湖广,搞的跟强行军一样,可是苦了众卫士。

  “早一日铲除张献忠,早一日告诉君王,方能不负圣恩!”

  杨嗣昌一行绝尘而去,刘军士摇了摇头,看来这湖广,又要不得安生了。

  开封府城,巡抚衙门,杨嗣昌读完圣旨,河南巡抚李仙风,都指挥使王泰,河南巡按高名衡,河南总兵陈任学等三呼万岁,这才站了起来。

  “王泰,大军所用的饷银,已经准备妥当了吗?”

  和众人寒暄完毕,来到王泰身边,杨嗣昌满面笑容,看着自己一手举荐的爱将。

  “督师放心就是。50万两白银,还有10万石粮草,都已押往襄阳府。按照时间,此刻应该已经到达了。”

  王泰躬身行礼,恭恭敬敬。

  “好!”

  杨嗣昌欣慰地点了点头,大声道:“要是都如王指挥使这样勤政不怠,一心为国,何愁献贼不灭!”

  晚上巡抚衙门大宴,杨嗣昌和王泰、高名衡等人相谈甚欢,一旁的河南巡抚李仙风、河南总兵陈任学都是插不进话去。

  王泰见杨嗣昌情绪高涨,对剿灭张献忠志在必得,想起历史上张献忠坐大的必然,便小心翼翼,借机劝起杨嗣昌来。

  “督师,武将跋扈,左良玉、贺人龙皆是跋扈,难以节制,督师还宜安抚二人,不可使其拥兵自重,听调不听宣,误了剿贼大事。”

  杨嗣昌心头不快,放下手上的筷子,眉头微微一皱。

  “处之,我奉圣恩剿贼,此次必立大将一员,总统诸部,听其指魔,共臣谋画,转行调度。而后以威众则无不服,以用众则无不调,以杀贼则岡不推,以平贼则岡不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