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困城-第2/3页



  “巡按大人,倒有一些民壮愿意帮助守城。本城孝廉刘化光和其子刘汉仪,组织乡兵百人。进士李应荐也捐资募勇百人,还有其他民壮共六百余人,都愿意登城守御。”

  六百人左右!

  宋学朱苦笑一声。一群没有训练的乌合之众,恐怕一打仗就溃散了。

  “邓参政,你看说这城能守住吗?”

  宋学朱的话,不像是问询,反而像是自问自答。

  邓谦看着城外的清军大营,摇摇头,长长叹了口气。

  “按台,若是没有援军,济南城恐怕很难守住。不过,东虏想要进城,得从下官的尸体上踩过去。”

  宋学朱点了点头,脸色凝重。

  “东虏兵锋正盛,骑兵来去如风,当者辄破,我等恐怕只能以身殉国了。”

  谁都知道,清军烧杀抢掠,凶残暴虐。清军作战没有粮饷,行军的补给要靠自己筹备解决,是以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最后遭罪的都是百姓,流离失所,尸积如山。

  “巡按大人,你瞧我这记性,我倒是想起一件事来。”

  邓谦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连日来守城募兵,忙着他晕头转向,许多事情都记不起来。

  “邓参政,有话直说就是。”

  宋学朱点点头。这些日子以来,大伙都是颠三倒四,也不止邓谦一人。

  “巡按大人,致仕还乡的前任咸阳知县张名世公曾提过,他曾写信给西安府守备,让他发兵来救。此人和张名世的公子张元平是刎颈之交,相信此人会前来相救。”

  “西安府守备”

  宋学朱和张秉文相对一眼,都是摇了摇头。一个小小的地方守备,不过两三百人马,又能起到了什么作用?

  即便是前来,还不是被清军围城打援,还不如不来。

  “大人,不要小看这个西安府守备,听张元平说,他的部下有五六千乡兵,又是陕西巡抚孙传庭的爱将,也许他率兵前来,对守城大有裨益。”

  “但愿吧。”

  宋学朱微微苦笑一声。

  即便有五六千乡兵,步兵对骑兵,乌合之众对精兵强将,哪里有半分赢的胜算?

  孙传庭的爱将又如何没有朝廷的旨意,他敢派军前来吗?

  宋学朱叹了口气,内心一阵悲凉,什么时候,大明到了这种境地,居然被小小的关外蛮夷如此欺凌,而放眼望去,天下竟然无人能够制衡。

  国事难为啊!

  一瞬间,宋学朱都有些懊恼,杨嗣昌想要和清人和议,自己为什么要上疏弹劾?国家外忧内患之下,只是单面作战,已经是勉强为之,还要两面作战,腹背受敌,实在是自不量力。

  就说这东虏,从关外到山东,纵横2000多里,如入无人之境,官军要么据城而守,要么一触即溃,看来这济南城,也守不了多久了。

  众人正在忧心忡忡之际,忽然城外西北方向号角声不断响起,城头有军士大声喊了起来。

  “鞑子,鞑子的大军!”

  众人心头一惊,一起抬起头来,向着城外看去。

  远处的地平线上,无数黑点首先涌现,随着黑点跳动变大,黑线形成片装,很快遮蔽了山川平原,旌旗招展之下,万千铁骑如潮水般冒了出来,漫山遍野,无止无休。

  铁骑奔腾,地面微微颤动,走的近了些,震动之声摄人心魄,清军狰狞的面目映入眼帘。他们大阵齐整,滚滚而来,威严肃穆,气势迫人。更有许多游骑打马在前,他们骑术精湛,虽然甲胄贯身,却也是身形矫健。游骑们嘴里喷着白气,有些没带头盔,露出金钱鼠尾辫,他们嬉笑怒骂,手持铁骨朵、骑矛、长刀等,也有不少人手持硬弓,三三两两,纵马而来,表情十分嚣张。

  城墙之上,鸦雀无声,只有粗重的喘息声。“当啷”一声,不知是谁的长刀掉在地上,无数人为之动容心跳。

  清军并没有急着攻城,而是开始安营扎寨,埋锅造饭,想来也是因为天气不早,留待明日,再来攻城。

  看着清军将城墙四周围了个严严实实,犹如铁桶一般,城墙之上,宋学朱等人都是变了颜色,墙上的守兵们,个个脸色煞白,呆若木鸡。

  “鞑子怕是有数万人吧。”

  半晌,宋学朱才蹦出一句话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