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部 第二十章(总第二百九十八章)、加固夯实-第2/3页
。。。。。
刘备得报曹丕被俘虏、各部曹军又相继投降的投降,失败的失败,深感在建业距离靖勇军太近,受到的威胁太大。刘备与诸葛亮、张昭、张纮的商议道:“靖勇军兵威甚猛,又善于千里奔袭,如今马宇已将荆州收于囊中,占据长江上游之优势。建业虽为虎踞龙盘之地,无奈在长江边,又处于荆州下游,今失去了曹丕的屏障,令人难以安睡,如之奈何?”
诸葛亮道:“主公勿忧,建业地理位置独特,马宇一时半会儿难以攻克,主公可在此设一大将,总督军事。江东形胜自有回旋之地,我观余杭乃是上佳之地,且有水路外通大海,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进可攻退可守,是大有作为之城,主公可迁至余杭,并更名为杭州,亮觉得甚为妥当。”
张昭赞同道:“主公,昭亦闻余杭是个好地方,基本位于江东的中部,山川钟秀,人杰地灵,近几年来发展迅速,甚是富饶,为鱼米之乡,水陆都很方便,紧邻多条江河,极利于通航,更名杭州更为妥当。”
张纮也很赞同迁至余杭,起身说道:“余杭西部有山脉,如同长龙潜伏,东部为平原,再东去有大海,潜龙临海,必有一番作为。”
孙乾、糜竺等人均赞成迁往余杭,余杭远离长江,有回旋空间,也可远离马宇的兵锋,若令一大将镇守建业,作为屏障,完全可以遏制马宇的威胁。
刘备听后深以为然,遂定于迁治所至余杭,并将余杭更名为杭州。拜关羽为大都督,镇东将军,率四万五千人马守建业。魏延为平西将军,率三万五千人马守鄱阳。张飞为镇西将军,率四万三千人马守宜黄。提拔年轻将领李域为荡寇将军,率二万四千人马守庐陵郡。提拔年轻将领昆泰率二万五千人马守建安郡。杭州及其余各地均有守军,并完成了无当飞军、白毦兵的组建和训练,诸多事项顺利得以落实,刘备这才得以心安。
同时,刘备也深感江东地盘小,军队数量大,粮草压力倍增。在诸葛亮的建议下,仿马宇的军屯民屯,在原来已有的屯田基础上,一边练兵一边进行大规模的屯田。江南气候得天独厚、地理条件也较优越,屯田的效果还不错,刘备任命了屯田将军,争取各地军队早日达到粮草自给。
。。。。。
见没有合适的机会,强硬讨伐江东又会付出较大伤亡。为此,马宇静下心来,对靖勇军再次进行了精简和调整,尤其仔细的挑选了原虎豹骑的精锐,并反复对他们做教育转化工作,将他们分配到赵伍部和其他各部,以提高战斗力。在刘备加强与荆州交界处兵力布置的情况下,汉献帝建安十四年四月,马宇对靖勇军也重新进行了部署和任命
蒋琬为江北大都督,扬州牧,假节,率八千人马驻守堂邑,统辖皖县、合肥、淮阴及水师等处的人马。周仓为皖县将军,率八千人马守皖县;李柱为合肥将军,率八千人马守合肥;马超为淮阴将军,率八千人马守淮阴;各部均配备一定的船只。李悉仍为水师将军,现有大船三百三十艘,小船五百艘,重点布置在武昌、湖口,直至长江出海口。
中垒将军赵真率一万五千人马,作为机动部队驻守徐县。
钟繇为荆州大都督,荆州牧,假节,率三千人马驻守长沙,统辖柴桑、南昌、新淦、宜春、茶陵五处人马。
柳荣为柴桑将军,率八千人马守柴桑。高览为南昌将军,率八千人马守南昌。胡灵为新淦将军,率八千人马守新淦。庞德为宜春将军,率八千人马守宜春。裴元绍为茶陵将军,率八千人马守茶陵。
游击将军陈木所率的探马队为四千人,武静将军方顺所率的特工队为四千人,留在南昌配合钟繇。
士燮为岭南大都督,交州牧,假节,率八千人守郴县,士燮大弟弟士壹为龙川将军、次弟弟士黄为副将,领八千人马守龙川。
昭义将军李登率亲兵四千人马;建忠将军孙吉率四千人马;骁骑将军赵伍率一万五千人马;建武将军赵云率八千人马;助军将军周刻所率的辎重队为四千人,大马车三千辆;秉忠将军沈先则补充到八百工匠、五百医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