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 第二十六章(总第二百五十章)、布局江北-第2/4页
“啊,可见双方战事之惨烈。”贾诩惊道。
“目前曹丕、刘备需要的是尽快安定下来,会继续猛攻,估计孙权、周瑜抵挡不住,可能数日之内就会有结果了。”郭嘉分析道。
马宇暗想:“一山不容二虎,二虎相斗必有一伤,先让他们争斗争斗,损耗一些谋士大将,待将来靖勇军过江就轻松一些了。”随即说道:“据说诸葛亮号称卧龙,庞统号称凤雏,二人联手,再加上徐庶,确实智谋百出,不是白给的,只是可惜凤雏庞统如此年纪轻轻就身亡了,典韦将军我是见过的,非常纯朴、勇武的一个人,英雄啊,可惜了。”
大家叹息一会儿后,贾诩道:“按照主公的安排,靖勇军撤回之后,根据当前的形势,我们大致商议了一下,确定在这七个地方部署驻军: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当阳(今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安陆(今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蕲春(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皖县(今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合肥(今安徽省合肥市)、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
马宇对董昭道:“董公仁先生,你对这边还有什么要求吗?”
“主公昨夜与我促膝交谈至半夜,我深受启发,对守护江北很有信心,我将给主公打造一个稳固的江北,为大军过江、统一江南随时做好出击准备。”
“多谢公仁先生。”马宇起身沉声道:“我任命董昭为江北大都督,假节,安南将军,统辖秭归、当阳、安陆、蕲春、皖县、合肥、淮阴七处人马。”
董昭起身郑重拜道:“昭定不负主公之托,虽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李登又进来报告:“主公,探马队陈木派人送来一个叫程昱的先生,说是从江南过来的,提出要见主公。”
马宇对程昱有点印象,密报里多次提起他,后世里对他有点印象也不是太深,一边想他为何而来一边沉吟道:“程昱?!”
贾诩高兴的说道:“程昱,字仲德,曹孟德一向视为心腹,难得他也来投,说明主公仁德广布,深得人心。”
郭嘉道:“嘉亦久闻大名,此人是难得之人才。”
“其人有胆有识有忠义之心,主公千万不要错过。”董昭也说道。
马宇点点头道:“好,即是如此,定要为百姓留下。”
亲兵引进一老翁,马宇看时,只见程昱相貌堂堂,长须飘飘,约有五六十岁的样子,身高足有一米九,步履矫健,精神十足。马宇迎上去道:“在下马宇,久闻程仲德先生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程昱仔细的看了看马宇执礼拜道:“汉中王果然年轻,真的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老朽是虚度年华了,惭愧的很。”
马宇回礼后,引程昱和贾诩、郭嘉、董昭等人相见,程昱见贾诩、郭嘉钦佩的说道:“二位就是济国安邦、海内人称汉中王左膀右臂的贾文和、郭奉孝二人吧,老朽钦佩至极啊。”
程昱和董昭则手拉手的聊了几句,显得非常亲近。等和众人见过之后,程昱引其子程武、程延拜见马宇,又执礼一一见过众人。程昱又讲述了他如何寻找船只、如何渡江,曹丕如何派人追击,幸得靖勇军相助,一路上又有探马队护送,才顺利到了合肥。
马宇道:“不知程仲德先生今来有何打算?”
程昱道:“我闻‘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得知汉中王治下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今日老朽来投汉中王符合天下大势,昱愿为朝廷和百姓、为汉中王尽微薄之力。”
马宇大喜道:“我得先生相助,统一大业必能尽快完成,此乃朝廷之洪福、百姓之喜讯也。”
程昱见马宇待人真诚,心悦诚服,口称主公即要跪拜,身后二子也随之跪拜,马宇一向不赞成跪拜之礼,贾诩、郭嘉、董昭、卫觊等人却坚持下属跪拜有利于听命管理,但对程昱这样的长者,马宇还是很不习惯,急上期扶着道:“程仲德先生,万万不可,这可承受不起,快快请坐。”对程昱身后的两个儿子,马宇只得接受了程武、程延二人的跪拜大礼。
马宇亲自扶着程昱坐在自己身边,待众人入座后,马宇高兴的说道:“今程仲德先生不辞幸苦,冒险渡江远来,说明朝廷仁德广布于海内,这也说明统一潮流浩浩荡荡,势不可挡,志士人杰纷纷来投,更是证明了这一点。”马宇又请袁涣、阎象与程昱、程武、程延等相见,随即安排酒宴,为之接风洗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