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 第二十五章(总第二百四十九章)、四郡入囊-第5/7页
建安六年(201),刘备为曹操击败,投奔荆州刘表,屯兵新野(今河南南阳)。通过司马徽知道了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诸葛亮又受到徐庶的推荐,于是有了刘备三顾草庐的故事。诸葛亮对刘备提出了取西蜀、三分天下、复兴汉室著名的“隆中对”。这篇“隆中对”使得刘备眼前一亮,于是极力邀请诸葛亮出山相助,刘备有时间就和诸葛亮评谈议论,不分昼夜,说得诸葛亮为“如鱼得水”。当时诸葛亮仅27岁。
建安十二年(208)八月,刘表病逝,刘聪继位。曹操率二十万大军讨伐荆楚,刘琮听闻曹操大军南下,遣使投降。诸葛亮劝刘备趁机攻打刘琮可占荆州。刘备不忍,在樊城率军和百姓往南逃跑,曹军在当阳长坂坡追上刘备并大破之。同年,刘备败走夏口,经与鲁肃接触,鲁肃向刘备建议向孙权求救。诸葛亮自荐到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做说客,即舌战群儒,并将曹植为曹操所作的《铜雀台赋》中的“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虾蝾。”改为“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激怒了周瑜,最终说服了孙权联合对抗曹操。建安十二年(208)十一月,曹操大军在赤壁遭遇孙刘联军火攻大败,曹军中又发生瘟疫,曹操只得引军北还。赤壁之战后,刘备得以喘息,根据诸葛亮之计,于建安十三年(208)十二月平定荆南四郡,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督令零陵、桂阳、长沙三郡。
建安十六年(211),益州牧刘璋在张松的建议下,派法正到荆州请刘备率兵入川,诸葛亮认为机不可失,劝说刘备应允。诸葛亮与关羽、张飞、赵云等守荆州;刘备率庞统等入川。至次年(212)十二月,刘璋发现张松私通刘备而处死张松。刘备与刘璋决裂,双方交战,庞统阵亡。于是,诸葛亮率张飞、赵云溯江而上,攻克巴东,与刘备会师成都,刘璋开门投降。成都攻克后,诸葛亮受金五百斤,银千金,钱五千万,锦千匹,任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每当刘备出兵讨伐,诸葛亮便负责镇守成都。
建安二十二年(217)十月,曹操平定关中诸军阀后南下汉中。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与曹操在汉中对峙不下,刘备急信派人到成都让诸葛亮调兵支援,诸葛亮问计杨洪,杨洪道:“汉中为蜀之咽喉,没有汉中,何来蜀国,这是家门口的大战,存亡之际,男子当战,女子当运。”诸葛亮依此办理,为刘备夺取汉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至此,“隆中对”的战略目标全部实现。
魏黄初二年(221),蜀中群臣听到汉献帝刘协被害的消息,劝刘备登基称帝。诸葛亮用耿纯游说刘秀登基的故事劝刘备,于是刘备才答应登基称帝,是为蜀汉昭烈皇帝。诸葛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假节。同年张飞被害,诸葛亮领司隶校尉一职。蜀章武元年(221)七月,刘备为夺回荆州,亲率大军伐吴,章武二年(222),被东吴陆逊在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火攻击败,八月,刘备退到永安(今重庆市奉节县)。章武三年(223)二月,刘备病重,召诸葛亮、李严至永安,托付后事。刘备对诸葛亮道:“你的才能是曹丕十倍,必能安邦定国,成就大事。若刘禅可以辅助,你就辅助;若刘禅没有才干,你可自行取度。”诸葛亮涕泣道:“竭尽全力,报效至死。”刘备又让刘禅视诸葛亮为父。四月,刘备病逝,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府。不久再领益州牧,政事全由诸葛亮一人而定。蜀汉建兴三年(225)春,诸葛亮南征,采取马谡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之计,七擒孟获,至秋平定南方,十二月班师回成都。南征不仅平定了后方,还获得了大量的资源,并组建了劲旅无当飞军。
蜀汉建兴四年(226),魏文帝曹丕死,其子曹睿继位,即魏明帝。诸葛亮开始北伐。诸葛亮六次用兵,出祁山只有两次。后来诸葛亮病逝葬于汉中定军山,武侯墓在定军山勉县(今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定军山位于勉县南5公里)。蜀汉景耀六年(263),在习隆、向充的建议下,刘禅在沔阳为诸葛亮立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