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 第二十五章(总第二百四十九章)、四郡入囊-第3/7页



  马宇道:“立即传令,要求交州、益州保证张绣、士夑的粮草不得有误,令卫觊再为他们增运一批粮草。”马宇又对李登道:“对张绣、士夑给予重奖,同时令他们坚守即可,要像个钉子一样钉在那里,主要是防止其往南窜逃,再就是牵制对方兵力,不到有利时机不必出击。另外,要保证兰州地震灾民、徐州淮河灾民的粮食,决不能让灾民饿肚子。”

  马宇又问道:“廖化有没有消息,还没有找到吗?”

  郭嘉应道:“已传令马超、庞德、蒋琬、柳荣,仔细搜寻。那个叫诸葛亮的人,也没找到。”

  马宇多少还是有点郁闷,尤其是没有得到诸葛亮,等于一下子就损失了包括诸葛亮、诸葛瑾、诸葛均,还有一个诸葛诞,这样就是四个人才,而对方则至少增加了四个智谋之人,若是落到刘备手里,将来对付起来就有难度了。诸葛亮再加上庞统、徐庶,恐怕不是一般人所能对付的,就看孙权、周瑜和鲁肃等人的能力到底是什么水平了,估计也是一场恶斗。

  。。。。。。。。。。

  曹丕,东汉中平四年(187)—曹魏黄初七年(226年6月29日),魏文帝,字子桓,曹操次子。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

  曹丕187年冬生于谯郡,传闻出生之时,天上出现状如车盖的青色云彩,终日环绕其上,人们都认为曹丕将来非人臣之命。他自幼天姿聪颖,博览群书,文学基础坚实。他6岁箭技娴熟,能左右开弓;8岁能文,亦能策马奔骑、挽弓飞***通击剑。10岁随父曹操东征西讨,长期的军旅生活锻炼了他。建安二年(197),曹丕随曹操南征张绣,张绣降曹后,因曹操私纳张绣婶婶而反曹,曹操长子曹昂、侄儿曹安民身亡,年仅十岁的曹丕乘马逃脱。建安十六年(211),曹丕任五官中郎将,副丞相。

  在曹操二十五个子嗣中,先后出现在曹操视野里的储嗣有四人:曹昂、曹冲、曹丕、曹植。曹昂作为长子最具备条件,可惜早死。之后曹操曾打算传位给庶子曹冲。曹冲聪**颖,是个神童,五六岁的时候智力已“有若成人”。曹冲称象就是说的曹冲的故事,可惜他于十三岁患病夭折。在他死后,曹操曾对曹丕道:“曹冲之死是我的不幸,但却是你的大幸。”在这之后,竞争太子的只有曹丕和曹植了。不久,曹丕同母弟弟曹植以风流文采而崭露头角,深受曹操喜爱,于是就发生了曹丕、曹植兄弟之间的立嗣之争。拥护曹丕的有贾诩、崔琰、司马懿、陈群、桓阶、邢颐、吴质等人。拥护曹植的有丁仪、杨修、杨俊、贾逵、邯郸淳等人。尤其是杨修,出身于东汉名门弘农杨氏,智谋过人,官居曹操的主簿,是曹植的最重要的谋士。在他的策划之下,曹植渐渐的占了优势,有几次机会能当太子,但因曹植行为任性,平时不注意节制,而且还醉酒擅闯司马门,终为曹操不悦。建安二十二年(217),曹丕运用各种计谋,在贾诩、司马懿、吴质等大臣的协助下,战胜了曹植。曹丕为太子时,积极组织文学团体,鼓励并参与文学创作,建安文学蓬勃发展。

  延康元年(220)正月,曹操逝世,曹丕从邺城至洛阳继位丞相、魏王,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二月,曹丕任命贾诩为太尉,华歆为相国,王朗为御史大夫。二月已卯日,任命夏侯惇为大将军。延康元年(220)十二月十日,汉献帝正式禅让帝位,曹丕三次上书辞让。辛未日,曹丕登受禅台称帝,改国号为魏,改元黄初,改雒阳为洛阳,大赦天下。曹丕在执政期间,政治上,继承其父统一山河的志向。治理国家方面,追求效法上古仁君贤臣之世。他对内恩威并重,禁止外戚宦官干政,与民生修养生息,政倾惠民并复兴儒学,意在教化民众,恢复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黄初三年(222)二月,西域复通。三月封皇长子曹睿为平原王,弟弟曹彰等十一人为王。四月,封曹植为甄城王。九月立贵人郭女王为皇后。黄初二年(221),东吴孙权杀关羽收荆襄,遣使与曹丕修好,并将于禁送回。曹丕则拜孙权为大将军,封吴王,加九锡。孙权由是称臣于魏。同年,刘备率大军伐吴,孙权遣书请和,刘备不许。是年,刘备破吴军巫口和秭归。黄初三年(222)正月,孙权给曹丕上书言请出兵击刘备,曹丕作《报吴王孙权书》,鼓励其奋勇杀敌。闰月,孙权破刘备于夷陵(今湖北省宜都北)。初,曹丕获悉刘备攻吴,联营七百里,认为是兵家大忌,必败。七天后,孙权破刘备的文书送到了。同年十月,孙权复叛。对此,曹丕十分恼怒,下《伐吴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