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7章 受命于天



      叶重穿着冕服是去祭天的,这并不是按照礼制的,每一次大阅兵之前叶重都打算祭天,以告慰上苍,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毕竟,这个年代的中国人还是普遍的迷信的,不能说他们蒙昧,只能说是国民尚未开化,知识层面还没到达一定的高度,所以叶重祭天之举乃是在向老百姓昭示,昭示自己是受命于天,既受永昌的天子,得到老天爷的厚爱的。

      叶重这个汉王祭天是根据历朝历代的皇帝,一成不变地仿照而来的。

      其一,叶重从昭享门(南门)外东南侧具服台更换祭服后,便从左门进入圜丘坛,至中层平台拜位。此时燔柴炉,迎帝神,乐奏"始平之章"。

      叶重至上层皇天上帝神牌主位前跪拜,上香,然后到列祖列宗配位前上香,叩拜。回拜位,对诸神行三跪九拜礼。

      其二是奠玉帛,叶重到主位、配位前奠玉帛,乐奏"景平之章",回拜位。

      其三是进俎,叶重到主位、配位前进俎,乐奏"咸平之章",回拜位。

      其四的行初献礼,叶重到主位前跪献爵,回拜位,乐奏"奉平之章",舞"干戚之舞"。然后司祝跪读祝文,乐暂止。读毕乐起,叶重行三跪九拜礼,并到配位前献爵。

      其五是行亚献礼,叶重为诸神位献爵,奏"嘉平之章",舞"羽龠之舞"。回拜位。

      其六是行终献礼,叶重为诸神位依次献爵,奏"永平之章"舞"羽龠之舞"。张之洞奉福胙,进至上帝位前拱举。叶重至饮福受祚拜位,跪受福、受祚、三拜、回拜位,行三跪九拜礼。

      其七是撤馔,奏"熙平之章"。

      其八是送帝神,叶重行三跪九拜礼,奏"清平之章"。祭品送燎炉焚烧,叶重至望燎位,奏"太平之章"。

      其九是望燎,叶重观看焚烧祭品,奏"佑平之章",起驾返宫,大典结束。

      整整两个小时,叶重起床,洗漱穿冕服,接着出宫到城外的祭坛,在万众瞩目之中,步履矫健地踏上祭坛,接过张之洞递过来的一篇祭文,开始洋洋洒洒地念叨起来。

      祭天跟大阅兵放在同一天举行,这是叶重别出心裁的想法。众所周知,祭天乃是中华正朔的皇帝专属的活动,其余诸侯不可逾越,即使是造反的军阀都不敢做这种事情,除非是求雨什么的,祈祷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事情还是要皇帝来做比较好。

      叶重举行祭天仪式,这也说明了他的野心:只要他叶重愿意,随时都能成为新的皇帝,取代清廷成为中华正朔。

      若不是顾及中国还没实现大一统,还是军阀割据的局面,叶重早就开国称帝,开创一个新的帝国了。

      此时称帝,固然会成为众矢之的,被各地军阀群起而攻之,但是大汉军如此强势,犹如战国末期的秦国,列国岂敢随便冒犯?

      “臣诚惶诚惧顿首告之于苍天上帝与四方神灵:自臣称王以来,承先烈之遗志,恤百姓之疾苦,治五气(即五行之气:以五行配四时,春为木、夏为火、季夏为土、秋为金、冬为水,亦即尊照五行的运行规律指导社会活动),艺五种(艺:耕种。五种即五谷),抚万民,开教化,度四方(规划丈量土地),披山(开山)通道,与洋通商,日理军国大事,未尝宁居(不曾宁静的休息过)。

      然哉,建奴未灭,窃国已逾二百余年,吾华夏遗族备受欺凌;自明末清夷逐南侵,巧取我中华神器;在此中华危难时刻,赖天帝与四方神灵之护佑,助臣兴兵于南,伐清于北,于是光复吾汉家河山,岭南归一。

      更赖四季之神,更替有序;风雨霜雪,应时而至;天不言而有信,地无语而物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