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并不是平庸-第2/3页





    车来了又走,走了又来,上下车的行人络绎不绝,每个人的脸上都似乎藏着心事,除了公交车司机偶尔会在关莎身上多停留两眼看她是否要上车外,没人注意街边站着一个仿佛与世隔绝的女人。

    关莎忍不住拨通了沈俪的电话:“沈俪姐,你今晚还会再做访谈么?嗯嗯……好,可以带上我么?好……好,那晚上9:50见。”

    关莎放下电话后慢慢地走在雁子谷人群熙攘的小道上,这里的农民房有很大一部分虽然不至于是“握手楼”,但楼与楼之间也就只能同时并行三个人,有些楼之间的间距小到连关莎侧身都不可能穿过去……

    这样的楼窗外怎么可能有亮光呢?关莎抬起头望着。

    路边有非常多的餐馆,除了面馆、烧饼、馄饨和麻辣烫之外,雁子谷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有很多主打自选快餐的餐厅,西红柿鸡蛋5元一份,炒青菜3元一份,给的分量很足,汤和饭只要1元,一共算下来9元就可以吃一顿午饭。

    雁子谷其实是一个城中村,里面配套设施齐全,有幼儿园和小学,有健身馆、瑜伽馆、医疗服务中心、理发店、水果店、鞋店衣服店和生活超市,价格也非常便宜,基本跟一个小型社会一样。

    理发店里15元,街边8元;

    凉皮8元,加一个蛋9元;

    关莎在雁子谷住了快一年,但今天是她第一次如此认真地仔仔细细去观察这里人们的生活,她的视角不再是站在42层的俯视角,而是打开了3d模式深入人群当中。

    “不是谁都一样的!楼下那些人,我告诉你,99%都很平庸。”这是关莎刚搬来雁子谷时跟杜晶说的话。

    但她如今觉得,她根本没有任何资格鄙视路上走着的那些行人,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跟沈俪视频里那个做审计的女孩一样,有梦想,有自己对于生活的愿景,也肯努力,甚至努力得非常拼命。

    正是因为无数个“个体”的努力,才有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看,这些人绝不应该被定义为平庸,甚至应该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嘉奖。

    “是的,这是我朋友家,不是我家。”

    晚上,沈俪的镜头前坐着一个瘦瘦的男生。

    “我现在只能是白天上班,晚上找房,毕竟蛋蛋跑路了,房东也不让我继续住。”

    “房子容易找么?”沈俪问。

    “便宜的倒是不少,但是有些房东不好相处,对我爱答不理的,有些房子空调看房的时候是好的,但我听朋友说运行个半个小时立刻就不冷了,一些房源其实都是放一些好看的图片……”

    “但真过去的时候中介就告诉你已经租出去了,然后给你推别的房子。”沈俪接话道。

    “对对,我经常被这种房子钓鱼,反正实地看的不是当初我在网上看的那个房子。”瘦男生苦笑,“不过找房子这种,迟早也会找到,现在比较紧张的是我还背着租金贷,我觉得责任不是我,这贷款不应该我来背,但如果不还,他们就说让我的名字上个人征信,以后我就没法贷款买房买车了……而且不还的话每一天都有罚息……”

    “你觉得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影响呢?”沈俪问,一旁的关莎很有礼貌地在旁边认真听。

    “当然有影响,我整个生活都被打乱了,事业心都快被这些事情磨没了,说实话我也想买房子,但现在我哪里买得起……父母把全部财产都卖了我也付不起首付,但我也想有个稳定的地方可以住,就是那种自己家的感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