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嬴政:我儿有王霸之气-第2/3页



    “武不算武,仁不算仁?”

    嬴政一愣,这话倒是听起来新奇。

    “是的!”

    赵昆点头道:“在淳于越之前,我大哥勇武果敢,实乃大秦皇室绝顶的好苗子,可惜后来拜师淳于越,受儒家思想毒害,最终勇武虽有,果敢全无,仁德不成,反受其害!”

    “这不就是武不算武,仁不算仁吗?”

    听到这话,嬴政仔细回想,好像有点道理。

    以前的扶苏,的确是朕心目中的太子人选,可惜后来拜师淳于越,养成了宽仁好礼的臭毛病。

    可这些事,赵昆又是如何知道的?

    他那时都还没出生啊!

    莫非扶苏给他讲了自己的往事?

    想到这,嬴政忍不住好奇的问道:“听你的意思,似乎不喜儒家?”

    “非是不喜,而是不屑!”

    “嗯?”

    “孔夫子一生讲仁,却从未给仁定下基调,这就导致了后世不停解读,如此一来,仁便成了泛滥的灾祸;

    对民讲仁,对贵族讲仁,对不法之事讲仁,对异族讲仁,事事为仁,最终仁不成仁!”

    此话一出,嬴政眼睛大亮,王贲满脸诧异。

    却听赵昆又道:“春秋五百年,真正对仁定义的,实际上是商君!”

    “哦?”嬴政挑眉:“商君你也知道?”

    赵昆白了嬴政一眼,心说瞧不起谁呢。

    “商君曾言,法以爱民,大仁不仁,韩非子也曾言,家无败虏,慈母败子,所谓仁,得有度!”

    敞亮的房间,赵昆的声音回荡不停。

    如此言简意赅的论述,让嬴政和王贲不由面露震惊之色。

    他们实在想不到,看似爱胡闹的小子,竟能说出此番大道之言来。

    确实如此,以小仁度大仁,实乃不仁。

    这也是嬴政为什么坚持以法治国的原因。

    秦法从来都不是行济,而是不赦罪犯。

    看似不仁,实则激发民众奋发图强,遏制罪犯,还民安乐,一举大仁。

    嬴政在赵昆说话时,已离开桌案,在房间里转悠沉思,片刻又回身问:“我儿觉得何以治国?”

    治国?

    王贲闻言,瞳孔一缩。

    心说这是要论政了吗?

    看来陛下对公子昆当真寄予厚望啊!

    “义父问我何以治国?”

    赵昆有些诧异。

    心说义父果然野心不小,这还没造反成功当皇帝,居然都想着治国了。

    却听嬴政郑重其事地点头道;“你且说说也无妨。”

    赵昆眼神有些古怪的看了看王贲,又看了看嬴政,摇头道;“我只是一个普通皇子,治国从未涉及过,只能说一些自己的理解。”

    嬴政‘嗯’了一声,静静看着他。

    赵昆:“就拿现在的大秦来说吧,我曾告诉过义父,大秦的问题已经积重难返了,这其实也与治国有关!”

    嬴政点头,王贲侧耳。

    赵昆又继续道:“大秦以法治国,虽然是根基,但始皇帝的执政理念,却很偏激,综合起来,实行的是霸道治国。”

    嬴政皱眉:“霸道治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