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生平大敌-第2/3页



    李斯一愣,旋即拱手道:“陛下请讲!”

    “李丞相可曾听过‘刻舟求剑’的故事?”

    李斯闻言,脸色刷的一下全白了。

    这则故事出自《吕氏春秋》!

    乃是吕不韦所著的典籍,李斯曾经也编撰过。

    自从吕不韦死后,这典籍就成了禁忌。

    如今嬴政当着李斯的面提起,让他不由有些惶恐。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是要敲打自己?还是有别的用意?

    就在李斯胡思乱想的时候,却听嬴政又道:“昔日我大秦土地贫瘠,人口稀少,凡事采用法治,无可厚非;

    但如今我大秦坐拥六国之地,千万人口……”

    说着,他又转头望向冯去疾:“若还遵循旧制,与那楚人求剑何异?”

    冯去疾有些疑惑的问道:“照陛下这么说,赈灾难道就不是遵循旧制?”

    嬴政:“当然不是,朕说的旧制,与你们想的旧制不同。”

    冯去疾:“有何不同?”

    嬴政笑了笑,没有回答他,转而望向李斯:“不知李丞相可曾读过《晏子春秋》?”

    李斯:“……”

    怎么又问自己?

    明明是冯去疾的问题啊!

    此时此刻,李斯总感觉自己被针对了。

    不过嬴政发问,他又不敢不答,于是硬着头皮道:“自是读过。”

    他虽是法家,但也博览群书,毕竟师从荀子,而荀子乃是有名的大家。

    荀子教导弟子,都是采用百家之长,而李斯自然受其影响。

    “那李丞相可知晏子修路赈民之事?”

    话音刚落,李斯和冯去疾同时一愣。

    是的,嬴政提出的赈灾之法,就是后世有名的以工带赈。

    所谓以工带赈,就是用劳动换温饱。

    当时齐国发生灾情,晏子请求齐王赈灾,结果被齐王拒绝。

    恰巧他正在主修道路,就命令官吏提高工钱,招纳灾民充当劳动力。

    最终路修得比原来长,工期增加了不少,而灾民也得到了救济。

    “朕决定重新修缮边境长城,抵御东胡!”

    “不知两位丞相,意下如何啊?”

    “这......”

    李斯和冯去疾闻言,不知该如何回答。

    这个办法简直绝了。

    既能赈灾,也不违背大秦律法。

    “陛下大才,臣等佩服!”

    李斯、冯去疾、蒙毅、王贲,齐齐朝嬴政施礼道。

    “如此妙计,我怎么没想到呢?”

    李斯心中暗暗叹息,忽然间,他脑中灵光一闪。

    等等!

    陛下刚才让通武侯去了外面......那张碎布......莫非这是公子昆的计谋?

    “我擦!”

    想到这里,李斯宛若雷击,脑瓜子嗡嗡的响,不由暗呼:“此子乃吾之大敌也!”

    这些年,我李某人为何能屹立大秦朝堂?

    不就是靠着才学吗?

    你以为我只有才学?

    不,我还懂帝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