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这言论好熟悉啊!-第2/6页



    刚一打开宣讲会的直播,腾达影业的副总裁徐元就出现在了画面中,徐元年纪不大,约莫三十几岁,但保养得不错,看上去也才二十七八的样子。

    他站在那,一看上去就是商业精英。

    看得沈如静心里就是一跳,倒不是被徐元给镇住了,而是陈牧跟他的形象对比起来,好像徐元的形象更具有说服力。

    事实也是如此,徐元在演讲的同时,弹幕上已经有网友在喊老公了。

    而牛子们则是因为大放厥词早早的被禁言,暂时的失去了战斗力。

    徐元道:“我刚才讲了一个观点,是在给在座的编剧指出一条新的道路。IP是信息传播的有效传达方式,以前没有互联网的时候,观众懂的可能都不是很多,但现在,编剧懂的,观众都懂了,但观众懂的,编剧却不一定知道。

    所以当时写剧本的编剧,只要写点自己身边的东西,就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再加上一部分的艺术加工,一份口碑收视双丰收的剧本就出来了。

    但现在不行了,观众懂得比编剧还多,不论你怎么写,都能被观众找出漏洞。这怎么解决?

    当然是用我们腾达的方式——合写剧本。

    每个人写自己懂的部分。规避掉已知的风险,之前网上不是有人说过,这是要把编剧变成流水线上的员工么?

    错!大错特错!这不是流水线,而是现代工业化的产品,只要有一个主线剧情把控,剧本就不会偏离方向,群策群力的写法,也能将这种剧本发挥到极致。”

    弹幕上已经有人再发问了。

    “这特么不是一样?”

    “就是啊,这特么跟流水线有什么区别?”

    “但,这个也有好处吧?至少不会再出现什么脑残剧了。”

    “确实,工业化,不对,这是标准化,美昂撒那边好莱坞不就是这种方式?”

    “各有好处吧,现在听着挺不错的。”

    但徐元面前可没有屏幕,他看不见网友们的问题。

    “继续说回原来的问题,每个编剧负责一段剧情,那么主体的剧情从哪来?要是还由原先的大编剧主导,那么底下负责剧情的编剧不就成了代笔么?

    所以,为了避免发生这个问题,我引入了IP这个概念。

    什么叫IP?由于信息的传播方式,如果信息有效到达每个人的脑海中,人越多,这种共识就越强,而这种概念就叫IP。

    我提出的这个方式完全是颠覆性的,不再有编剧费心费力的去写一个剧本,而是转而邀请网上热点的故事主角,或者是大热的作者。最优秀的挑十个人组成一个小组,不是写剧本,而是写故事。

    将这些故事发到网上,再根据浏览,传播的热度进行淘汰,从中选出一个最热门的IP,给予重金奖励。

    之后再邀请在座的幸运儿,进行二次创作。

    这个就是我们颠覆性的创新理念,一个保证大火的题材,再加上专业编剧的改编,一个超级IP就这么研发出来了。

    现在很多人都再讲IP,但他们只能去发现IP,而不是像我们这样,自己具备IP的开发能力。”

    徐元说完之后,弹幕都已经炸开了。

    观看这个直播的不是是凑热闹的路人,还有很多编剧也在看着!就徐元刚才说的话,别看他说的好听,这完全就是要挖编剧的根啊!

    “艹!这特么养蛊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