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策划案-第3/4页
要大搞教育!
不仅军区内部要搞教育,还要支持本地的政府搞教育!
所以前段时间才那么忙,就是在看周围的村子。
苏潇潇是在看以后希望小学应该设立的位置,她带的办公室的人是开始宣讲希望高中招生的政策。
要想一个事物长久存在,那必然要有利可图,再不济,也要收支平衡。
按照她的规划,这里面是有搞头的。
愿意上希望高中的人,学费全免,书本费等各种费用全免,生活费尽量补贴,全力支持他们上完高中。
要求就是以后要还,考上大学之后,寒暑假可以回来打工还债。
若是大学没有时间,考完大学之后也可以工作后还债,如同后世的助学贷款一样。
这里面应该要有一定的利息和时间限制,不过都会请当地政府监督核算,所得的盈余收入都会用于希望小学的建设。
这只是她的想法,之后落实下来会变成什么样子她也不知道,总需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
她相信,这个时代,还是好人多,有公心的人多。
这里的人想上学的心情是很迫切的,学校办成之后,人民群众的监督肯定是少不了的。
根据预测,一开始的账,很长时间内都是收支不平衡的。
不过希望小学嘛,肯定是接受捐款的,她到时候离开这里的时候也会匿名捐助一笔,起码把这个落实下来。
到时候孩子们长成,走向国家的各个地方,走的很多,但肯定会有回来的,说不定哪个本地人就回来建设家乡了呢!
这就叫教育脱贫。
见效慢,但是治根,摆脱了意识和思想的贫穷,这样的未来是广阔的。
若是有别的脱贫办法,他们也会帮忙,比如打通销售渠道,帮助沟通上下游等。
举个例子,前两个月,她就遇到了一个村子,或者说是大队,他们队里有不少的老毡匠,以前跟着草原上的本地人学的手艺,做出来的东西很不错。
这样他们就能和政府以及队长沟通,组织他们做好货物,帮助他们买向各个地方。
毕竟他们的报纸辐射面广,本地若是不行,总有省份需要的。
这样一来,各种脱贫双管齐下,效果就更好了。
若是吃饱了饭,就能开始往精神世界里塞点东西,等之后改革开放,说不定他们这边也能出现个下海浪潮,抱团形成一个新的商业团体呢。
苏潇潇忙碌这些的时候,心情是很不错的,身体拖了一些后腿也没有什么。
再说,她也不是什么金枝玉叶,动一动还掉金粉的那种。
大家都是正常人,她多注意一点就行。
苏潇潇见老妈还不同意,便开始撒娇劝道:
“妈妈~我这也快三个月了,动一动没事儿的,前几天刚检查过了,没……嘶……”
苏潇潇正说着就哎呦了一声,捂住了肚子。
安清酌哼了一声,笑的见不着眼睛,嘲笑道:
“你看看这孩子强壮的,现在就动起来了。”
苏潇潇一脸黑线,这就是孕早期的正常反应,腹部抽了一下而已。
胎动要到16周以后了,怎么着都不会在现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