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四章 拉锯-第4/6页
东华还有时间准备,但是时间并不多。
时间进入七月底,北线的战斗已经打了将近二十天。
东华军退到那波防线已经十几天。
这十几天来,两军的进攻几乎就没有停止过。
雷耶斯将军也接到了哥伦布利亚国内受到攻击的消息。不过他拒绝了抽调兵力回去支援的命令。他现在是联军的前线司令,他这里是整场战争的主攻方向。
他必须要对联军的将士们负责任。
他们已经攻入了东华的境内。
经过这么多天的进攻,战场的形势渐渐地明朗,东华陆军在东线的兵力不足。至少相比于援军的数量要少得多。
但是他们总能够维持住局部战场上的兵力优势。
这是因为他们有一种能够在内河上快速行动的运输船队。
“沃尔斯利将军,你在欧洲见过这种不使用蒸汽的动力装置吗?”雷耶斯问道。
侦察兵在河边侦察的时候看过这种船只,没有船桨风帆,也没有蒸汽机的烟囱。
“内燃机!”
“雷耶斯将军,我在杂志上看到过一种燃烧燃油的动力装置,不过目前在欧洲还没有能够投入到实际运用中。”
“这么说东华的技术比欧洲还要先进?”
“当然不是这样,这肯定是复兴军卖给他们东西。要知道就连铁甲舰都是那个复兴军最早建造的。据说的他们的那位总统是一位科学天才。”
自从复兴军的铁甲舰大放异彩之后,欧洲就开始关注复兴军在科技上的一些进展。他们也试图窃取复兴军的科技情报。
但是他们根本就无法进入内地地区,只能在复兴军划定的自贸区活动,也就是原来的租界。
复兴军接手地盘的之后,并没有完全取缔租界。
董书恒那个时候还需要这些对外商贸的窗口。
但是他还是跟洋人们划定好了租界的性质。
原本清廷也没有将租界的治权交给洋人。
所谓的治外法权都是后来才弄出来的。
董书恒跟他们明确好租界的性质与功能,同时了派人直接管理租界。将其改造成为自由贸易区。
在这个区域内,洋人能够开办工厂,自由活动,从事商业活动。但是要遵守复兴军的管理。商品进出自贸区依然还是要交税的。
现在复兴军的治下一共有六大自由贸易区,从南到北分别是广州、厦门、宁波、沪上、即墨、天津。原本的福州租界被取消。
这不是按照中英条约开放的口岸。而是董书恒自己设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