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九章 敦煌千佛洞(月底求月票!)-第5/6页
两件事情就这样衔接到一起去了。
在这个时候处理此事,董书恒未必没有增加移民的私心。
从敦煌下车之后,董书恒骑马带着护卫向着西南方向的敦煌疾驰而去。
这次他不是去考察民生,而是去看一处地方。
他的目的地位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
鸣沙山挡住了风沙在山谷中形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洲。
在这些绿树的掩映下,两座巨大的佛像赫然映入眼帘。
靠到近前,别有洞天,整个崖壁之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洞窟。
足足有五百多个。
这些洞窟有大有小,在崖壁上错落有致地排列着。
董书恒带人赶到了谷口。这里建造了一道石墙将整个谷口都给封锁了起来。
中间开了一个大门,门口有复兴军的战士荷枪实弹地守卫。
此时门口正站着一群人。
一个穿着红色袈裟的年老僧人以及一位带着眼睛穿着长衫的老者站在人群的前方。
“阿弥陀佛,欢迎总统光临千佛洞。”老和尚合十行李。
其他人也纷纷向董书恒行礼。
“济远大师、孙老师,二位辛苦了。”
复兴元年,随着军队西进,董书恒就派了一支队伍到敦煌。
历史上,满清光绪二十六年,发现了震惊世界的藏经洞。
不幸的是,在晚清政府**无能、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藏经洞文物发现后不久。
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橘瑞超、俄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险家接踵而至敦煌,以不公正的手段,从王道士手中骗取大量藏经洞文物,致使藏经洞文物惨遭劫掠,绝大部分不幸流散,分藏于英、法、俄、日等国的众多公私收藏机构,仅有少部分保存于国内,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董书恒自然知道大名鼎鼎的莫高窟。
于是西进的同时,他就派人将莫高窟给保护了起来。
防止再有什么意外,让这里的受到破坏。
紧接着,董书恒派出了宗教、考古方面专家坐镇这里,然后拨付专款对这里进行保护。
只是他暂时没有批准发掘工作。
因为现在的技术条件有限,如果将藏经洞给发掘出来的话,没有足够的技术条件进行保护。
不过光是那些洞窟壁画就已经足够这些人研究的。
在此之前还没有考古之说。复兴军将这个工作从零开始做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