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一章 李总税务司-第2/4页
满清的儒家学说可以说是儒家思想阉割版的极限版本。
但是这个版本的儒家学说对统治者来说是极为友好的。
现在董书恒手下的一批学者就在做一个儒学的复古运动。
他们将明清以前的历代儒家思想都挖了出来,进行纵向的对比,去发觉儒学的演变。
为此,他们还特意创办了一份研究儒学的杂志。
现在他们已经推出了很多的研究成果,在学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但是在对外文化输出方面,董书恒觉得明清的这套阉割版儒学就非常不错。
尤其是其中对于宗主国与藩属国之间关系的定位。
李少荃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及第,科班出身。能够在科举考试中冲破千军万马杀出来的,经义方面自然是不差的。
在缅甸王国这样一个蛮荒之地客串一下大儒是没问题的。
加上他身材高大,面容俊逸,行为文雅,卖相也是不错的。
这让他在阿瓦城内赢得了一帮粉丝。
其中自然也有人纯粹想要巴结他。
商人们想要去华夏做生意,通过他能够找到门路。
贵族们想要送自己的子女去华夏留学,也要通过李少荃这里。
再加上李少荃天生善于交际,是一个八面玲珑之人。所以他的人缘极好。
这也给他在缅甸开展工作提供了便利。
在李少荃的拉拢之下,缅甸王国已经围绕着他的身边行形成了一个圈子。
要是论权力斗争,缅甸王国的这些大臣差了天朝的官员不止一条街。
“国相大人,国王陛下现在不断对外用兵,都是受到了那个姓李的怂恿。他们就是想要卖兵器给我们缅甸,把我们王国的钱袋子给掏空。”一个贵族出身的缅甸官员愤愤不平地说到。
伽罗亚开始西征以来花费的军费对于缅甸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
十几万支的火枪、几百门巨型岸防火炮,就是一个巨大的开支。
这笔钱从哪里来呢?
其中一部分是缅甸王国这么多年的积累,还有一部分是伽罗亚上位之后,打压了一部分贵族、官员,从那些人的家中抄家所得。
当然了更多的资金国内的税收。
这些税收很多都是要由那些贵族来出的。
缅甸王国的管理比较粗糙。地方上都是那些贵族在管理。
税收也都是承包给那些人。正常都是由那些贵族先行将税收垫付。至于说回过头来,那些贵族怎么去压榨自己手下的百姓,这就不是王国的事情了。
这就意味着缅甸王国的贵族要向国王让渡更多的权益。
其中一部分人团结在伽罗亚的周围,对于伽罗亚抗英扩张的战略持支持的态度。
他们也在东孟加拉分到了自己的利益。
这些人的心中自然是满心欢喜的。
还有一部分人一开始的时候就不大看好伽罗亚能够战胜英国人。
他们对伽罗亚采取了消极的态度。最后伽罗亚当然也不会分配什么利益给他们。
这些人的心中就越加的不满了。他们希望战争不要再继续下去。
让伽罗亚放弃东孟加拉地区。
因为他们发现伽罗亚似乎在不断从缅甸内部抽血来补充给东孟加拉地区。
而他们在东孟加拉地区没有任何利益。凭什么他们出钱出人,然后去建设别人的领地。
这些人要想实现自己的目的必须要在朝中寻找一个代言人。
这个时候,相对保守一些的国相敏昂聪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他们先是拉拢了敏昂聪在朝中的一些亲信官员。
然后通过这些官员去影响敏昂聪。
效果似乎还不错。敏昂聪对缅甸王国与宗主国现在的关系非常不满。
这些人抓住了两点,一是缅甸每年向宗主国输送了那么多的财富,换回了大量兵器。
但是这些兵器随即又消耗在了与英国人的战场之上。
而缅甸与英国人的战争,实际上也让宗主国受益匪浅。
实际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复兴军与大嘤帝国之间不对付。
要不然复兴军为什么向圣军以及缅甸输送那么多的武器呢?
但是仗是缅甸人在打,钱也是缅甸人在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