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〇章 改造草原-第2/3页



  这些牧场不再放牧,而是采用了种植牧草圈养牲畜的畜牧业方式。

  不得不说论搞实业,这个齐彬还是很有一套的。

  东半部三音诺颜、土谢图以及车臣汗部则还保持原本的部族分封制度,享有很高的自治权力。

  不过他们名义上要接受都护府的指挥,军事上要接受复兴军的领导,在民政上还要接受都护府派遣的民政官的指导。

  并且,都护府完全收回了司法权。

  部族领袖不能再直接处置牧民,滥用私刑。

  这一权力相对于民政权力、军事权力来说并不起眼。

  但是对牧民来说,这一点带来的改变非常大。

  因为有了这些司法机构之后,牧民们感觉到了有人在帮他们撑腰,当遇到不公正的对待的时候,这些牧民也有了告知诉求的地方。

  董书恒又跟这些首领谈了征募游骑兵事情。

  有些人认为不就是在牧民之中征兵吗?哪里需要跟这些首领商量。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牧民都是上马就成为的骑兵的。

  草原上最为优秀的战士的都掌控在这些札萨克的手中。

  作为一个当权者,他要是想巩固自己的权力。肯定是要将那些最强悍的战士给笼络在自己身边的。

  董书恒现在想要的就是最为精悍的战士,他并不需要那些普通的牧民去做炮灰。

  在他的眼中这些人都是华夏民族,与自己的区别实际上并不大。

  今后在北方以及西北与沙俄人作战最主要还是依仗骑兵。

  对面的沙俄人同样也是部署了大量的骑兵。

  这里的地狱太广阔了,而且人烟稀少,需要骑兵的机动性。

  要是全部部署步兵的话,不知道得花多少人。

  打个比方,比如一个连队的骑兵可以控制一百公里的边境线的话,那么同样长的边境线需要部署的步兵的兵力得是骑兵的十倍。

  现在北境和西境都要成立骑兵师。需要大量的骑兵。

  复兴军的骑兵师采用的是大编制,比之前的骑兵旅的建制增加了很多,两个龙骑兵团、两个游骑兵团以及一个机炮团。

  一个师的总人数打到了八千人,几乎是原来骑兵旅的两倍。

  这还是第一波成立的骑兵部队。

  在董书恒的规划中,今后复兴军至少要有十个以上的正规骑兵师屯在西境和北境,作为与沙俄人对抗的机动力量。

  他的想法自然是将现在草原这边能征善战的游骑兵全部都吸收进游骑兵的队伍。

  就以复兴军现在给游骑兵的待遇,相信很快这些人就会归心。

  同样的,这也能够进一步减弱那些部族首领所掌握的力量。

  为今后董书恒将他们向牧场主方向改造创造条件。

  在尼布楚以东,额尔古纳河和石勒喀河之间是一片水草丰美的地方。

  两条河流以及大量的支流滋润着这里。

  当初复兴军占领了尼布楚之后就已经开始开发这里。

  从漠南草原拐带来的大量牧民大都被安置在这里。

  复兴军在这里建立了的很多的牧场。

  这些牧场也都采取了蓄养牛羊的方式。

  在夏秋季节,牧场的工人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打草。

  因为土地肥沃,这里的草打完之后就会很快又长出来。

  牧场也会在灌溉方便的地方开垦一些土地,种植一些优质的牧草。

  他们甚至还会种植一些玉米等高产作物,秸秆可以用来的做青饲料。

  粮食可以用来改善牧民的饮食结构。

  此时一个叫做桃树湾的牧场中,一名穿着军绿色民兵制服的少年正在打马疾驰。

  他在牧场中心的一排砖瓦房子面前停了下来。这里就是桃树湾牧场的场部。

  翻身下马,少年队跑到了场长的办公室。

  “场长,你说的大官马上就要到了,他的护卫骑兵现在已经到了五里外。”

  这少年正是赤那。上次与沙俄的战斗中,赤拿立下了大功劳。他现在已经是民兵队的一名小队长,再过一段时间他就要去新京的军校读书了。

  这是他放弃了官府给他的物质奖励,换来的一次上军校的机会。

  赤那现在的名字叫做那爱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