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〇六章 大争之世



  董叔恒现在是在外面小打小闹,内部苦练内功。

  如果可以的话,董书恒短期内不会让复兴军直接对外开战。

  这次与西班牙开战实际上是准备已久的事情。

  而且是不得不发,那个时候克里米亚战争刚刚结束,各方还没有将视线转移到东方。

  刚好第一舰队又已经形成了战斗力。

  所以董书恒才会决定顺势而为。不过也有投机的成分在里面。

  解决掉了西班牙,不仅仅是证明了复兴军的实力。

  给欧洲的列强尤其是英法两国以震慑。

  让他们在将视线转移到东方之时慎重一些,不要轻易地挑起与复兴军之间的战争。

  同时,也完全打开了复兴军在南洋以及整个太平洋地区的局面。

  这个之前已经介绍过了,吕宋向东控制着太平洋的赤道以北的航线,是连接南美洲以及澳洲的重要节点。

  吕宋放在整个南洋地区同样处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就像是插在东印度群岛上的一柄利剑。

  复兴军占领了这里就相当于在整个南洋地区掌握了主动权。

  这是董书恒为了应对后克里米亚战争时代做出的一种必要的准备。

  克里米亚战争之后,欧洲列强势必要开始了新一轮的殖民高潮。

  这段时间一直到一战之前都是欧洲制造业的高速时期。

  同时也是欧洲加紧瓜分世界的阶段。

  他们就像是一群饿狼一般将贪婪的目光投向了整个世界。

  东方无疑是他们眼中的那块最为肥美的肉。

  这里有全世界最密集的人口,有全世界最大的市场,有最勤劳的人民。

  ……

  董书恒先行一布打败西班牙就是告诉这群饿狼,不要过来惹我,小心崩掉你的大牙。

  但是现在的复兴军,基础还是薄弱的很。

  打个比方,现在国内的钢铁大部分都要用来造铁路。就连造军舰,复兴军都是一批一批的来。

  现在他必须要兼顾国内的建设,否则军队的人是高兴了。

  但是内阁的人肯定是要叫起来的。

  到时候,有人就要说董书恒是穷兵黩武了。

  复兴军这一年来军队的变化不大,野战部队依然是二十个步兵师。只是增加了四个骑兵师以及四个海军陆战旅。总兵力只有二十几万,但是这些军队都是可以机动坐着的军队。

  因为复兴军还有高达五十几万的守备部队驻守在各个地方。

  要说复兴军这么大的土地,不到百万的军队,真的不多。

  但是董书恒似乎并不担心土地的安全问题。

  因为的复兴军在册的民兵数量已经达到了五百万人。

  这些人可全是拥有枪支的,同时他们还拥有建制。

  平时他们是农民,是工人。但是一旦到了危机的时刻,这些人可以快速地转化为军队。

  这些人才是董书恒压缩军队编制的底气这所在。

  就是今年新增加的八个作战单位还是从原来的军队改编而来。

  陆战旅改编自原来的陆战团以及回国的克里米亚远征军。

  骑兵师也是由原本的龙骑兵以及游骑兵整编而来。

  四个成建制的骑兵师分别部署在哈萨克草原以及漠北高原。

  向西南的高原地区,复兴军就只是建立了几支守备军级别的骑兵团。

  不是董书恒不重视那里,而是那里的环境恶劣,养不活那么多的军队。

  从外界运送物资过去成本又很高。所以也就没有必要设立那么多的军队。

  真的要是进攻英属印度殖民地,也不一定要从这里出兵,从西域向南出兵比从高原上出兵更加的容易。

  至于那几个陆战旅,自然是考虑到以后出国作战都是从海上输送兵力。

  这四个陆战旅并不是今后复兴军海军陆战部队的全部,他们只是第一批次的海军陆战部队。

  今后根据需要,这支军队可能还要增加。

  董书恒现在让陆战队员开始学习简单的英语。

  通过这点很多人已经能够猜测到这支军队究竟是为哪里准备的了。

  国内二十个陆军师,董书恒准备在今年以内全部对他们完成换装。

  之前因为兵工厂产能的影响,好多主力师都还是F1853与F1854步枪混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