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四章 双体鱼雷艇-第2/4页
    
  随即车辆向前走去。
  试车员加油门提速,然后换挡,一系列的动作都非常的流畅。
  车子行到了一处坡道,只见试车员降低档位,然后拨动油门,小拖拉机虽然冒出了黑烟,但是还是很容易就爬了上去。
  接下来是坑洼路面。
  车头的两个轮子的轴距非常的近,这就有效地保证了车头的平稳。
  后面的车厢倒是晃动的厉害。但是后车厢是单根钢梁跟车头通过插锁连接的,并非是固定死的,所以影响不到车头。
  只是这样的车子,后车厢要是坐乘客的话一定非常的难受。
  这种酸爽的感觉,董书恒前世小的时候没少体验。
  车子的测试非常的成功。
  董书恒准备先在复兴军的农场中推广拖拉机。
  这种东西,现在普通的老百姓根本就买不起。
  要想像后世那样家家一辆手扶拖拉机还任重道远。
  复兴军治下的百姓还在为了温饱而奋斗。
  “老刘,那种大家伙什么时候能够搞出来,这个小东西只能在内陆地区使用。像远东那种大型农场,至少要四驱的大拖拉机。”董书恒对于现在的进度还有些不满意。
  “总统,我在这里立个军令状,今年年底前我们一定能够搞出四驱的大拖拉机,明年弄出履带式的。”老刘拍胸脯保证道。
  拖拉机的行驶演示完了,接下来就是看他的其他功能了。
  还是刚才那辆拖拉机,只见工作人员在连接前后的钢梁底下用东西垫上。然后拔出插锁,将扶把往上一台,拖拉机的前后就分开了。
  分开之后,只剩下车子的前部。
  驾驶员站在地上就像推着一个小推车一般驾驶这拖拉机头用低档缓慢移动。
  驾驶员将拖拉机头停在一边,这个时候几名工作人员搬来一个旋耕机装在了这个拖拉机头的后方,这个拖拉机又变成了一个耕地机。
  当初董书恒提出了这样的设计方案的时候,就连拖拉机厂的设计人员都叹为观止。
  在他们心目中已经将董书恒惊为天人。
  这里摆放的不仅仅有耕地机,还有一种拥有三个犁头的大铁犁。铁犁的下方还有两个轮子,便于控制稳定犁的深度。
  另外还有一堆脱粒机等农业机械。它们都能用这个拖拉机早起驱动。
  “总统,咱们的柴油机一出,这草原上的牛马怕是就要降价了。”老刘笑着说道。
  “呵呵,老刘你可别高兴的太早,人家的牛马吃的是草,还能下崽子。你的小宝贝儿可是喝油的,现在油可不便宜啊。而且他就是再经用的话也是越用越旧,但是人家牛马用老了还能杀了吃肉。”董书恒开玩笑的说道。
  实际上拖拉机的优势肯定更多,牛马那可是要花功夫照顾的,而且输出的力量有限。
  不过,老刘还是被董书恒说的一时语塞。
  “总统,那您可得想办法将这油的价钱给降下来。要说这油不就是地底下抽出来的吗?不是应该的比煤炭还便宜吗?”老刘说道。
  “快了,咱们在西域的油厂一旦建好了,到时候这油价就会降下来。还有兰芳国那边也发现了大油田。”董书恒在西域的沙漠建了一座大炼油厂的事情,大家都知道。
  这兰芳国在婆罗洲上,没想到那里也有油田呢!
  至于草原上的牛马降价,这个事情处理起来也简单。
  这两年董书恒派人偷偷从欧洲和非洲引进的绵羊已经成规模了。
  还自己培育了适合华夏草原环境的绵羊品种。
  华夏北边的草原实际上非常适合养殖绵羊。
  那里寒冷、干燥的环境就是绵阳的最爱。在这样的环境中绵羊最不容易生病。
  在欧洲各国对自己独有的绵羊品种保护的都非常的严格。
  尤其是英国人,他们的羊毛纺织业非常的发达。绵羊的种养被保护的很严格。
  这些种羊都是欧洲的情报人员花了老大功夫才运出来的。
  纺织业现在就是大英帝国的支柱产业。大英帝国在世界各处占领殖民地,扩大地盘,最初的时候就是为了给他们所生产的大量布匹寻找市场。
  但是在中国这里,英国人碰壁了,中国人并不需要购买他们的布匹,所以他们想到了鸦片这样一个东西来打开中国的市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