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二章 塞瓦斯托波尔陷落-第3/4页



  塞瓦斯托波尔陷落后,克里米亚战场的军事行动逐渐减少。俄军进入塞瓦斯托波尔北面的高地,但贝利西埃拒绝皇帝的命令没有反击。

  巴赞将军率领一部分法军在皇帝的催促下攻占了金本,切断了奥德萨的对外运输线。

  但是此时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已经开始打退堂鼓了。法国本来就是要通过这场战争来破坏神圣同盟,削弱沙俄的实力,为确定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打下基础。

  但是他们又不愿意在沙俄的战场之上投入过大。

  这就是拿破仑三世,一个政治投机者的心理。这样的人缺少决断,总希望得到最大的好处,但是又不愿意承担风险。

  英国人此时却是要坚持打下去。英国人希望通过此战,彻底打破沙俄南进的意图。

  一直以来,英国都是想要将沙俄封锁在北方,而英国则想要将土耳其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只要的再控制波斯,英国就相当于掌控了亚洲大陆的南部。

  之前我们已经说过,谁掌控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控了全世界。

  董书恒知道这一点,英国人同样知道这一点。

  印度洋已经基本上在英国人的掌控之中,如果再掌控靠近印度洋的亚洲地区。那么,这个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能够和英国人抗衡呢?

  因为董书恒提交的订单,英法都提前开启了自己的铁甲舰项目。

  英国海军经过测试发现,102毫米的装甲可以抵御从570米处发射的30.6千克炮弹袭击,根据这个实验结果,英国开启了装甲舰的建造计划。

  1854年,英国海军向7家海军工厂和8家民间造船工厂发布铁甲舰招标文件,并提出新舰的技术数据:

  安装36门可发射30.6千克炮弹的火炮,装甲厚度114毫米,上甲板铺设16毫米铁板,航速不低于13.5节等等。

  各家造船厂都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最终,伦敦布莱克沃尔造船厂的方案中标。

  铁甲舰命名为“勇士”号,于1854年5月开工建造,现在建造工作已经接近尾声。

  董书恒一直让欧洲的情报人员密切关注着英国人的铁甲舰建造情况。

  勇士号的火炮布置为一层甲板,不像以前的战列舰分成几层。

  这在早期木质战舰时代,是护卫舰的配置,不过勇士号火力却更加强大,其装备了四门8英寸舰炮、28门7英寸舰炮,其中重量更大的68磅炮弹,比之前战舰普遍装备的32磅炮弹,重量大了一倍多,火力也更为强大。

  但是这种铁甲舰在战术上是没有改变的的,只是在比原来的战列舰多了一层保护层而已。

  董书恒自然是不会告诉英国人,他们的思路错了。

  法国的人在进度则更快一些,他们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光荣”号的建造工作,虽然“光荣”号还是在木壳外面加上铁甲。但是,他的吨位更高,设计理念更加先进一些。

  “光荣号”的具体参数:排水量5630吨,长256英尺,宽56英尺,型深28英尺,混和航速13节,铁甲厚度4.3-4.7英寸。

  装8台锅炉,2500马力引擎,载媒665吨,开始装备36门6.4英寸后膛火炮,后来改装装备8门9.4英寸火炮和6门7.6英寸(190mm)火炮,人员570人。

  这是法国人的骄傲,董书恒在法国订制了两艘蒸汽铁甲舰,都只有三千多吨,这被法国人视为华夏人没有见识。

  实际上,董书恒当初订制这两艘战舰,也只是指为了培养些一些熟练技工,学习点技术。

  法国人的铁甲舰,他是看不上的,就他们五千多吨的“光荣”号的动力都不如华夏的护卫舰。

  根据协约,华夏是可以派遣工人参加全程的制造的,这才是董书恒所看中,法国人的一些只要工艺才是董书恒所需要的。

  而且董书恒,只要求建造军舰,并没有让法国人安装任何的武器系统。

  所以这两艘军舰已经要移交给华夏了。

  这两艘军舰,将由法国派人协同造船的华夏人,以及华夏最早派到法国学习海军的留学军官一起开回华夏。

  最近一段时间,王韬就一直在协调这件事情。

  董书恒最在意的实际上,还是在普鲁士建造的那两艘铁甲舰,那四艘军舰才是按照近代海战战术打造的军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