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五章 布兰德尔报告-第3/4页



  过去的一年中,发生了几十起华人与土著人人之间的战争。

  其中有些是双方的领地交织到了一起,有些是土著对华人的抢劫。

  还有一些就是殖民当局怂恿的土著干的。

  其中以荷兰殖民当局做的最多。

  荷兰殖民当局自己的实力一般,但是却是南洋地区的老牌殖民国家。

  他们对拉拢土著,打击华人这一套操作玩的炉火纯青。

  不过这些冲突大部分都是以土著失败而告终。

  原本懦弱的华人,不知道何时变成了全民皆兵。

  面对土著的攻击的时候,他们拿出了不知道从哪里买来的火枪,排起了线列阵型,竟然可以做出齐射动作。

  有很多次冲突,都有荷兰人在暗中观察。华人的变化让荷兰人产生了危机感。

  当然,除了荷兰人关注这事儿。

  马来半岛上的英国人也对华人的扩张感到担忧。

  那些在马来半岛北部的华人种植园,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他们不断地武装向内陆地区渗透。

  消灭或者抓捕那些零散的土著部落。将那些部落的土地开垦成农田。

  英国人根本无暇顾及这些,英国海峡殖民地对于马来半岛的管理主要集中在三个城市分别是马六甲、槟城和新加坡。

  更加广大的地区还是属于原本的一些土著王国在管理,他们很多只是宣誓了向英国女王效忠而已。

  事实上,英国也没有能力直接控制这些地方。

  淮海公司的农场都是从这些土王手中购买的,原本就是合法的。

  至于那些零散的土著部落,都是非法入侵了淮海公司的农场。

  那么淮海公司将这些人清除掉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但是最近几个月,马来半岛的华人农场遇到了几次袭击却是颇为怪异。

  因为进攻他们的虽然还是土人,但是这些人明显是经过了一定的军事训练。

  他们是更像是当地王国的军队。

  不过即使是这些人,也都被民兵击败。

  杨广泉的农场那可是有上万的青壮,加上家属共有几万人,开垦的土地现在已经相当于一个县的耕地了。

  这里背靠丰盛港优良的港口设施,运输方便。

  从港口有一条道路联通这农场。整个农场位于柔佛苏丹国的东北部。北边就是暹罗的地界。

  柔佛苏丹国对这里的掌控非常的弱。很多地方也都只是名义上属于他们而已。

  内陆地区的地势较高,海拔一千多米,属于高原森林地带。

  那里的土著并不服从柔佛苏丹国的管理。

  也是因为如此,柔佛苏丹国才会将这么大一片土地卖给淮海公司。

  现在这里的土著被农场的民兵清楚了,土地被开垦了出来。

  有些人在有心人的撺掇下开始想要出来摘桃子了。

  但是他们低估了淮海公司农场的能力。

  杨广泉他们遇到这次上千人规模的土著袭击事件。

  背后的推手就是海峡殖民地的一名英国官员。

  执行者是柔佛苏丹国中与其交好的一名将军。

  柔佛苏丹是一个小国,说是将军,手下也就两千人而已。

  派出一千去攻打一个华人的农场已经是最大的限度了。

  没想到这一千人上去没有多久就被人家给消灭了。

  杨广泉确实感到以外,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土著,刚开始农场执勤民兵被打的节节倒退。

  最后不得已对农场进行了全面动员,一下子出动三千民兵,才一举消灭对方。

  经过检查对方的武器,杨广泉他们判定这些人就是柔佛苏丹国的军队。

  随即淮海公司的人找到了柔佛苏丹国进行交涉。

  苏丹表示并不知晓这件事情。实际上柔佛苏丹的权力已经被英国人严重的架空。

  王国中很多官员都是直接投靠英国人,他们并不效忠国王。

  这件事情只能就此做罢,反正农场也没吃亏。

  杨广泉将自己的猜测报告给华夏政府。

  而另外一边,英国海峡殖民地的总督布兰德尔也写了一份报告给英国的殖民地大臣。

  他在报告中指出:在海峡殖民地以及荷兰的殖民地,华人的势力正在逐渐加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