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四章 石达开必须西去-第3/4页



  实际上是想尽快获得财富。

  很快,他们也积累了很多的财富,这些钱全部被他们送到华夏去买装备。

  北圻越打越强,而阮朝则越来越弱。北边起义的成功也激励了南方准备起事的百姓。

  阮朝有些疲于奔命,所以这次越南阮朝才会提出这样的请求。

  他们言外之意是,这事情是因为华夏新朝建立造成的。他们认为石达开是董书恒他们赶到到越南的。

  华夏要帮我们摆平北圻叛乱,不然小心我就不做你的小弟了。

  越南阮朝自建立以来就对满清表面上称藩,背地里自己称帝,首鼠两端,董书恒对他们的观感并不好。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阮朝国王甚至冷嘲热讽,嘲笑大清竟然输在岛夷手中。

  直到法国入侵沱灢,越南惨败,他们才认识到自己也非常虚弱。

  “总统,北圻的事情,应该如何应对?”文祥问道。

  董书恒沉吟了一会儿,看了看周围的人,大家似乎都没有什么建议,于是说道:“北圻的话,暂时可以先吊着,他们要是有钱可以卖些东西给他们,要是没钱也可以拿矿山来换。”

  “但是册封这样的事情暂时先拖着,华夏的册封哪里那么好拿!我们看看阮朝的反应。”

  “至于阮朝的请求,你问他们愿不愿意将金兰租给我们,如果愿意的话,华夏将会卖给他们一批武器,帮助他们平定北方的叛乱。”

  董书恒早就想在南洋找一个便于防守的海军基地了。

  后世金兰湾这个名字经常会出现,后来他就在地图上找了一下,发现这里对于控制南洋确实非常的重要。

  董书恒知道现在的越南还是非常的保守,暂时不会在这件事情上松口的,但是他相信,很快这些人就会再次找上门来。

  “咦,石达开现在在什么地方?”董书恒看向了郑剑。石达开太平军的动向,董书恒交代过情报部要密切地关注。

  “总统,石达开的手下现在在南掌的北部活动,这里现在分裂成很多小国,都是越南的属国,不过越南现在自顾不暇,对那里的掌控也很弱。”

  “石达开占领了龙勃拉邦,同那里的佛教势力达成了和解。似乎想将这里打造成自己的根基。”

  “他的手下现在有十几万的大军,开始沿着湄公河向上游和下游发展。他还给自己的手下分配土地。似乎是有常驻于此的打算。”

  董书恒听了之后,摇了摇头。他的战略是要让石达开去到缅甸西北面,孟加拉的北部建国,然后向南面富饶的孟加拉地区发展。

  没想到现在石达开到了南掌就以为找到了自己的天府之国了。

  这样可不行,得让他动起来,石达开必须向西转移。

  董书恒看向了严仕坤道:“南掌这里灭国已经多年,这里有澜沧江跟云南相连。那里本就是华夏的藩属之地。我想让彭玉麟将其收回来,迁移云南地区的无地百姓前去开垦耕地。”

  “总统,这,战端刚平,此时出兵怕是?”严仕坤显然并不是很赞成现在出兵南掌。

  “那要不这样吧,先让彭玉麟派人组织船队疏通澜沧江下游湄公河的水道,这条水道一直没有用上,怕是暗礁众多。先将水道通了,以后进入下游地区就方便多了,到时候还可以通过此条河流连接真腊和越南,对于西南地区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嘛。”

  “老曾,你觉得如何?”

  “疏通河道这件事情我支持。”曾宪风说道,意思就是除了疏通河道,其他的事情还得斟酌。

  这时董书恒让魏玉祥拿了一份地图进来,他指着地图给大家解释了澜沧江的重要性。

  众人心中全部了然。这条江几乎经过了东南地区所有的藩属国,然后在越南的南圻进入大海,要是真的能够完全疏通的话,处于内陆的云南就可以直接联通大海了。

  而且这条河对于华夏以后控制东南的藩属国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要是在这条河中建立一个水师那就再好不过了。

  “这样吧,在顺宁府建造一个造船厂,建造汽轮。为疏通河道所用。等到河道疏通之后,此船厂还可以继续生产商船甚至是水师的炮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