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三章 大国的底气-第4/4页



  林凤祥这是反过身来准备抱华夏的大腿了。

  内附的藩属国,比只接受分封的藩属国更加的近了一层关系。

  还有一种更加疏远的藩属国就是仅仅朝贡的。它们王位的继承都不需要宗主国分封的。

  林凤祥如果内附的话就相当于华夏下面的一个自治王国。

  董书恒知道他们双方的意思。

  “文祥,你去告诉朝鲜的使者,本大总统不想看到朝鲜生灵涂炭。自会去调停南北双方的争端。”

  这就是大国的底气。

  董书恒相信,自己的这个建议,朝鲜王国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另外,华夏会派遣一支军队常驻汉城,保护朝鲜王室的安全。”这军费当然是朝鲜王国来出。

  朝鲜的南北双方,董书恒准备暂时维持现状。林凤祥在朝鲜北方的改革很合董书恒的胃口。

  他强制朝鲜的百姓全部学习说华夏的官话。文字嘛,他们本来就是用的汉字。

  还有他们全面开放了与华夏的通商。

  放开了与华夏之间的边界。华夏的商人可以任意进入朝鲜北部地区。

  可以在哪里承包土地、矿山。他在将那里逐渐地汉化。

  林凤祥甚至在华夏招募华夏的文人到他的辽国做官。

  而那边的朝鲜王国,在金氏的管理之下,地方上的矛盾越来越重,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大规模的民变。

  金氏几次组织兵力攻打北辽都是无功而返。

  经过了几次失败之后,金氏再也没有能力去攻打北方。反而是自己的后方越来越不稳。

  甚至出现了有人叛逃到了北方。

  要不是这一年来,华夏在朝鲜王国招募了很多劳工到远东去搞建设。

  朝鲜王国的国内矛盾将比现在更加的严重。

  现在许多走投无路的朝鲜人成了建设华夏的劳工,至少多了一条出路。

  华夏的海船去远东的时候,通常都会在釜山停靠补给。

  这些朝鲜的流民就是在那里上船。以至于现在的釜山成了难民的聚集地。华夏的的官方还有很多私人的企业都在这里常年的招人。

  私人企业招人主要是去矿山劳动。

  华夏政府允许个人从国家手中租赁矿山进行开采活动。

  现在华夏正在建设当中,对各种矿产的需求量很大。

  不过这些私人老板最多的还是去远东开采金矿。

  不知道是谁开的头,在远东发现了金矿,开启了一波采金热。很多商人现在都拥入北方希望碰碰运气。

  甚至在极北地区的冰原都出现了华夏淘金者的身影。最远的有人甚至坐船到达了阿拉斯加。

  因为董书恒在搞黄金储备,所以华夏的金价一直都处在高位。

  他们一般会购买一批物资,然后在朝鲜雇佣一些劳工,接着北上开始自己的淘金生涯。

  朝鲜的劳工很便宜,如果愿意带上他们的家小,那么只要提供食物就好,连钱都不需要付。

  PS:每日万字更新,求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