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二章 回乱(5559,大章求票!)-第3/4页



  这就意味着使用柴油机的话,不需要携带那么多的燃料。

  最后,柴油机因为其体积小可以用在车辆以及农业机械上。

  对华夏运输也的发展以及农耕的效率提升具有重大的作用。

  华夏现在在边疆地区大规模地修建农场,如果有了这些机器,以农场现有的人力就可以种植更多的土地。

  到时候,困扰华夏的粮食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哪怕是在亩产并没有多大提高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扩大种植的面积来解决产量的问题。

  当然了董书恒并没有指望现在就用上这些柴油机,即使它现在能够驱动小游船,但是其自身依然还存在问题。

  在董书恒的印象中,柴油机最大的优点就是结实耐操。

  不过现在他身边的这个小家伙却是有些娇贵了。

  另外,科研人员还要解决多缸柴油机的问题,还有多冲程的问题。

  另外,柴油机有了,汽油机的发明也要提上日程了。两者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很大的区别。

  董书恒像往常一样给了老鲍勃一些建议。然后离开了五号实验室。

  今天的试乘,让他感到很欣慰。自己终于又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先行了一步。

  柴油机的作用非常的广泛,可以用在工程机械、农业机械、井下设备、车辆、发电机上。

  不仅可以替代原来的蒸汽机,还可以发挥很多蒸汽机没有的作用。

  有了柴油机,稳定的石油来源就必须要提上日程了。

  现在董书恒手中的原油都是从甘肃的玉门开采的。

  那里可能是华夏的第一个油井。

  现在主要是供给实验使用,还有就是提供照明用的煤油。

  但是董书恒知道,玉门的油田太小,他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大型油田。这个油田肯定不是在华夏的本土。

  董书恒知道华夏没有容易开采的大型油田。

  现在的开采技术有限,必须要找到容易开采的大型油田。

  为此,董书恒已经派出了一只石油勘探队。在华夏的周边寻找大型易开采油田。

  董书恒知道中东地区多的是易开采的大型油田。但是那里是英国的势力范围。

  哪怕是人家现在没有发现那里的价值,也不会任由华夏在哪里活动的。

  回到了夏宫之后,魏玉祥就将今日汇总过来的战报送了过来。

  现在,三条战线上的捷报都已经传了过来。

  董书恒并没有放下心来。

  虽然仗打赢了。但是这场历史上不存在的大仗,必然会影响到克里米亚战争的进程。

  在东方受到重创的沙俄面临着一个抉择,双线作战被证明不可行,沙俄就要选择东边还是西边。

  作为董书恒自己来讲,并不希望沙俄将目标转到东方。

  这样的话,今后华夏要是和英法交恶的话,跟可能整个欧洲都要组成一个联盟来对付自己。

  英法到时候会支持沙俄从西边和北边向华夏进攻。

  而英法则会从海上封锁和进攻华夏。

  那样的话,华夏必然会陷入到困境之中。

  董书恒制定了一个国务会议制度,将军方和政府内阁的高层全部纳入到了国务会议的成员。

  华夏的事情一旦牵扯到军政两个方面,就要召开国务会议。由大家集体讨论处理。

  如果单纯涉及军事方面则放在军部会议上讨论。而仅涉及政务的事情则放在内阁会议讨论。

  这是董书恒限制内阁的一种方式,华夏现在的内阁还不是责任内阁,其更多的是起到执行的功能。

  现阶段,董书恒必须保证自己这个大总统大权独揽,乾坤独断。不然很多事情就有可能推行不下去。

  现在,他推行的扩张加移民的政策就有很多人不理解,觉得这造成了浪费。应该集中精力发展民生。

  这让董书恒产生了危机感,加紧了对权力的掌握。

  会议一开始,魏玉祥向大家介绍了三条战线上的作战情况。

  此战华夏共歼灭了沙俄正规军五万人,这差不多是沙俄在西伯利亚地区的全部正规军力。

  同时还有四万的哈萨克仆从兵。

  销毁了沙俄在中西伯利亚高原的大部分据点。从雅库茨克方向将势力再次向西延伸。并且收服了大量的当地原住民势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